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2020第十四届中国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将于2020年1月7日至22日举办
2019-12-22 14:45:36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网讯 记者 张春滨 余先龙 摄影:赵嘉)12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举行2020第十四届中国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副处长 宗霞主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会长刘光溪;昆明市商务局局长徐郑锋;云南世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夏玲等领导嘉宾参加新闻发布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会长刘光溪

昆明市商务局局长徐郑锋

云南世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夏玲

  记者了解到:春博会由最初2007年首届购物节参展商300余家,观众10万人次,成交额3000余万元,发展到2019年第十三届春博会,参展商1300余家,展览面积超过5万5千平方米,观众超过110万人次,成交额达4.36亿元。第十四届春博会将于2020年1月7日-1月22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期16天,本届展会坚持以丰富节日供应、丰富展会内容和文化内涵,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为特色,以开展新春节庆活动为手段,将为大家呈现一个集传统手工艺、传统美食、传统春节习俗为一体的春节文化体验,进一步展示春城独特风貌、云南高原特色绿色产品、云南节庆特色文化。昆明市商务局局长徐郑峰介绍: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的引领下,昆明市商务局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响应省政府“绿色食品牌”的号召,紧紧围绕“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商务惠民生”为宗旨,进一步丰富了春城人民的“菜篮子”,有力地推动全省商务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际商报社记者提问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依托昆明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化区域经贸合作,面向省外市场、国际市场招商招展,对接各国各地优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本届展览规模将超过50000平方米,汇集国内外1000余种优质年货商品;设置了进口商品区,来自南亚东南亚10余个国家的特色产品、优质产品将供应春城人民选购。

  坚持“树品牌、创一流”。本届春博会,将以丰富的消费体验替代传统消费,以多元化的国际文化、国际产品,进一步提升“春博会”的国际化程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努力推动“春博会”的品牌提升,促进昆明会展产业向“高、稳、优、精”的纵深、绿色发展,树立会展品牌典范。

  坚持“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本届春博会,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具体举措,将有力拉动包括运输物流、酒店住宿、餐饮服务、超市购物等相关产业的消费,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预计本次展会将有超过110万人次到场参观购买,预计销售额可达5亿元。下一步,将以此次春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品质、引领消费趋势,吸引消费回流、促进消费升级,将昆明市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坚持“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本届春博会,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行动,大家在会展上购得的各类高原特色产品、各种土特产,必将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帮助贫困地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组委会精准筛选了市民关注、适销对路的四大类年货商品,分别是民生保障类商品、国外特色商品、国内各地特色商品和传统民俗手工食品等,集聚更多的老百姓喜爱的传统年货和优质的进口食品,搭建一个集名、特、优于一体的节前一站式的年货采购新平台。

  一是民生保障类商品。组委会组织市县菜篮子基地、批发市场、加工企业等骨干企业提供的猪肉、牛肉、出白禽、蔬菜、海鲜、淡水鱼等重要菜篮子商品,保障节日市场供给。

  二是国外特色商品。本届春博会销售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优质香米、果干果脯、香料及各式新奇商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高档坚果、车厘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和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等南亚国家的锡制工艺品、唐卡、挂毯等精致工艺品及特色食品。

  三是国内各地特色商品。组委会继续实施“直销、品牌、生态”的招展策略,组织了优势品牌企业携优质特色商品近万种参展,如宣威火腿、蒙自年糕、普洱茶、云南小粒咖啡、大理乳扇、新疆大枣、福建海鲜、大连鱿鱼、湖南腊肉、四川及贵州名酒、贵州猕猴桃等等,让市民一站式购齐年货。

  四是传统民俗手工食品。本届年货展组织了一批传统民俗手工食品展销,体验浓浓的年味情怀。展会上,弥勒土鸡米线、小锅米线、黑山羊汤锅、曲靖蒸饵丝、呈贡豌豆粉、大理耙肉饵丝、顺城大胡子烤肉、正宗石屏烧豆腐等等,百余种各地风味美食让市民一饱口福。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