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张春滨 王富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庄欢迎您。12月19 日,“瓜果飘香灵山端.百家媒体看宾川”媒体采风活动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新庄村,该村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红军长征纪念馆、图片展览室等一幅幅鲜活艳丽的历史画卷映入眼帘。
据了解,新庄村2015年以来,该村以农为景,以文化创意为动力,依托海稍鱼的“名气”、依山傍水的“灵气”、传承红色文化的“正气”、民风淳朴、民族团结的“和气”,坚持“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农业增收”的思路,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及海稍鱼文化为一体的优势,探索实践“党支部+红色旅游+贫困户”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融合”的发展新路,助推村民脱贫致富。
据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新庄村红色党支部书记浦国宏介绍:2015年10月,建立了“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带动全村农户脱贫致富为宗旨,采取“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以绿化山地兼顾群众增收、水上开发兼顾湿地保护、科技示范兼顾农业观光、展馆效应兼顾农家发展的思路,积极开展“感受绿色乡愁、体验红色之旅”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旅客在游历山水田园之时,品味乡愁接受红色教育,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脱贫致富有了新路子。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5000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3846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户变成了公司的小股东。新庄村的低保户、贫困户到该公司上班,农闲时每天发工资80元,农忙时每天发工资120元,低保户、贫困户成了“上班族”。公司对村民饲养的家禽、种植的蔬菜进行收购,增加了农户收入。开馆以来,不仅为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入股分红等,实现红色旅游带动新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9730元,还为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78000元,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目标的实现。
形成“文”的集成。新庄村为弘扬红色传统,激活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品牌,该村建立了大理州首个自然村“红军长征纪念馆”以及展示农耕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云南省第一个对外开放、村民自建的农民博物馆,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参观体验和了解多元文化的场所。
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一二三产业、“农旅文”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加快,葡萄单幅连棚等科技应用得到广泛推广,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开馆以来,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共接待各地游客73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不仅增加了公司收入,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还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便务工的机会,解决了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促进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步伐,同时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
突出“景”的特色。把农业观光与旅游景观打造相结合,以景观的概念发展农业,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打造美丽于形、魅力于心、形神兼备的现代农业与红色旅游示范村,为“农旅文”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产业集聚等方式。目前,已建成油橄榄、滇橄榄种植基地1000亩、单幅连棚葡萄采摘园32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采摘园60亩、柑桔采摘园70亩、三角梅观光园50亩、“红军林”100亩。同时,该村以海稍水库水淹地开发建设了“海花草原”景区,设餐饮区、水上娱乐区、农耕文化体验区以及烧烤露营区,给旅客提供了适宜支部活动、团队旅行、家庭(朋友)聚会的休闲娱乐场地,吸引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如今新庄村红色旅游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体验、生态休闲等新业态的发展,更为该村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商机,成为“富民经济”。
宾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会琴,宾川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叶勇等相关人员参加该活动。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