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数千种来自重庆14个贫困区县的特色农特产品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汇集。这里正在举行2019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活动暨第三届重庆电商扶贫爱心购活动。
来自重庆城口县深度贫困鸡鸣乡金岩村的喜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范天喜这次带来了香菇、土鸡、鸭蛋、苦荞面条、腊肉等三十多个品种参加本次活动。这个2017年听说政府有电商创业政策后才放弃外出打工返乡的80后,做了两年电商就成为当地的扶贫带头人。
范天喜告诉记者,做电商后就一直在寻找适合电商发展的产业。在城口,当地农民有句谚语,“荞打山,麦打坐,大米吃了鸡子都撵不到一个”意思是人吃了苦荞就有力量翻山,吃小麦就只够打坐念经的力气,而吃大米连捉只鸡都不行。“人们一直都知道苦荞是个好东西,城口人一直把苦荞磨成粉和大米或土豆一起吃。但因为味苦,所以苦荞种植产量一直都不大。”
当范天喜和朋友们发现网上苦荞面条的销量还不错时,他就研发出了没有苦味的苦荞面条,为自己找到了拳头产品。产品有了畅销路,范天喜就发动村民种苦荞。如今,鸡鸣乡及周边区县种植的苦荞基地达到1800亩,为当地127户贫困户带来了上万元的增收。
通过电商找到市场、找到脱贫产业,这样的案例在重庆秀山也频频出现。秀山县商务委主任杨志勇说,金丝皇菊、贝贝南瓜都是当地电商从网上“挖出”的外来“新物种”。以金丝皇菊为例,2018年,秀山龙池镇“金丝皇菊电商一体化”模式产出鲜花17万斤,合作社以3元/斤进行保底收购,仅此一项,就为包括29户贫困户在内的146户群众稳定增收50多万元,如今金丝皇菊的种植面积已经超千亩。秀山把“金丝皇菊电商一体化”模式又复制到油茶、果蔬和中药材等其他产业上,由点及面推广。现在,“市场要什么,电商就卖什么。电商卖什么,我们就种什么。”成了秀山人常挂在嘴边的产业发展宝典。
杨志勇介绍,秀山有超13000家电商,信息量巨大。去年秀山农民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