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蔓玫,90后,植物学硕士,因为在知乎上用清丽的文字、清新的插图、渊博的知识进行专业的植物学科普,而被网友称作“知乎花神”。
读者从文字里认识和想象的她,是一个温柔、优美、安静、专注的女孩,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她。在18岁时,蔓玫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一直与疾病缠斗,有过起落与反复,终于获得与“它”的和解。硝烟弥散后,她写下“心灵自传”——《抑郁生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书中,蔓玫写下了罹患重度抑郁症期间的挣扎与感受、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与煎熬、家人朋友网友甚至医生对这一病症的误解。蔓玫选择将它们勇敢而诚恳地写下来,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个正在或者曾经经历人生冬天的人们。
蔓玫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蔓玫说:“如果我不去想清楚这一场大病的前因后果,那么我的心仍是不健全的。就像一个时时刻刻跟着我的影子,如果我不肯正视它,我就根本没法站到太阳下。只有彻头彻尾把它们搞清楚,我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好’了。”
谈到如何面对抑郁症或者个人的情绪问题时,蔓玫说:“没有什么比你自己觉得‘好’更重要。很多人喜欢说,你‘战胜’了你的抑郁情绪,我不觉得是这样。你得接纳这种状态,接纳你身上有自己控制不了的地方、有搞不定的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
蔓玫将自己与抑郁症的关系描绘成“和解而携手同行”,“每个人都需要跟自己内心的困境和解,真正地接纳自己,方能从阴影里,向着阳光生长”。
蔓玫不觉得《抑郁生花》是一本只谈抑郁症的书,“抑郁症只是一个切入点。和所有不被理解、不被了解的东西一样,通过它的存在,我想去探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更多事情”。
本书有两个特色。一是蔓玫画的插画,不同于她以往色调温柔雅致的插画,这些插画紧扣书名“抑郁生花”,既有令人窒息的、被疾病紧紧纠缠的画面,也有无畏地在伤口里开出花来的情形。可爱的女孩与可怕的阴影对比,让人一眼便能直观地感受到她的不易。
第二个特色是附录部分,蔓玫在抑郁症复发期间的日记。书中用直接影印的方式,保留了日记原貌。从蔓玫的笔迹、涂画里,可以真切地了解她每一个时期的心理和身体状态,以及她不折不挠的努力。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