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19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尽快推动经济全面复苏,对各地营商环境,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响应能力、落地执行力、企业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新挑战,也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月18日,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发布《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对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100城市营商环境进行全景扫描及分析评价,这是疫后首份全国性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以期为推动疫后经济恢复、优化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以及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参考。
为了全面反映企业对于各城市营商环境的诉求,万博新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连锁企业、上万家连锁网点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收集到的数十万条一手数据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其中,参与问卷调查的民营企业占比高达57.37%,外资企业占比为30.29%。问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于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对于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价结果,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武汉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苏州市。其中,上海市场环境亮点突出,在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对外开放方面的落实成效显著,市场准入综合指数位列第一,外商投资活跃度位居第二,私营企业活跃度位居第九;北京的创新环境居首,基础研究、企业创新、技术成果和信息赋能度等创新环境的细分指标均位居首位;深圳的5项一级指标均位列全国前五,12项二级客观指标中,有7项位列全国前五,占比接近60%,体现出较强的营商环境综合竞争力。
图1 2020年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TOP10
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十的分别为广州市、杭州市、武汉市、南京市、成都市、长沙市、合肥市、西安市、济南市、福州市。其中,广州的生活环境优势突出,就学便利度、就医便利度、空气质量、文化氛围等均位列全国前五。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武汉、成都作为中西部的领头羊,晋级全国营商环境前十名,在人才供给、信息融合发展等市场和创新环境的细分领域,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基础研究能力位列全国第五。2019年,合肥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取得了标志性进展,在DRAM内存芯片领域首次实现量产技术突破,技术成果储备位居全国前十。
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深圳的营商环境位居第一,其中市场环境、创新环境、生活环境均位居首位;厦门和青岛排名分列第二和第三,宁波和大连相对靠后。
报告选取的城市群中,营商环境指数平均分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列第一梯队;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和京津冀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列第二梯队;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位列第三梯队。珠江三角洲市场环境、监管执法与法治保障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创新环境和生活环境均位列首位;长江三角洲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营商环境指数TOP50最多的城市群。
报告显示,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对经济发展助力最大,创新环境次之。从城市营商环境指数的一级指标来看,市场环境、监管执法与法治保障环境、创新环境、生活环境、政务服务环境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分别为0.75、0.75、0.71、0.63和0.63,所有一级指标均与经济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的相关性最高,创新环境次之。在后疫情时代,针对企业关注度高的市场环境、监管执法和法治保障环境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更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提升其政策获得感。
图2 营商环境指数一级指标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
市场环境中,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最高,人才供给次之。从四个二级指标来看,金融服务、人才供给、市场规模、市场准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别为0.78、0.71、062、0.63。近年来,中国各城市在金融和人才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努力把聚集金融资源、吸引高端人才作为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从统计规律来看,也印证了金融环境、人才环境在要素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城市对于法治环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执法标准不一、自由裁量权过大、企业维权不便利、政府诚信有待提升等现象。从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结果来看,法治环境也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地方的监管执法和法治保障力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切身利益,法治环境对经济复苏和转型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报告显示,近年来尽管出台了减税降费政策,但企业对税收社保环境的关注度仍然最高。在税收与社保、涉企收费、证照办理、政策制定的相关标准、行业政策友好度等五个政务服务环境细分指标中,企业对税收与社保关注度最高,其次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有68.54%企业认为,税收和社保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后疫情时代企业对于减税降费的政策最为期待。
同时,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行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5.53%的企业认为变差了,感到所在城市对于行业的支持力度较之前明显加大的企业仅有38.33%。针对疫情期间的扶持政策,大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反映获得感还有待提升。这表明,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直接救助力度和政策的落实力度,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突破口。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大部分企业反映,政府的证照办理程序、办事效率等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其中,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时,不合理的前置条件明显减少。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进入精准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阶段,一些城市在涉及复工许可方面,又出现了设置不合理前置条件,怠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现象。部分企业反映,所在城市存在设立或变相增加许可、审批、监管、备案等,并增设各种前置条件,提高开业门槛,阻滞了企业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的复工复产。由此可见,设置不合理前置条件的问题仍未根治。
进入后疫情时代,在政策环境方面,缺少细则、标准不一导致扶持政策落实难,宣传告知不到位影响扶持政策实质效果,以及中小企业对相关救助政策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亟需引起各地政府高度重视。
《2020营商环境报告》课题组研究发现,不同城市之间创新环境的差距最大。根据评价结果,100个城市创新环境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达96.54,远高于生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84.00和89.12。这表明,各城市生活环境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创新环境的差距却依然较大。
市场环境排名前十的城市与总排名前十的城市高度一致,创新环境排名前十的城市与总排名前十的城市重叠比重也高达80%,由此可见,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已成为决定城市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图3 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与总排名的一致度更高
在充分征集连锁经营企业所在城市政府部门先行先试创新政策的基础上,《2020营商环境报告》最终梳理出对于企业影响相对直接、支持力度较大、出台时间较早的 “十大点赞政策”。比如,上海市出台的《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浙江省出台的《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中山市出台的《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办法》等等。后疫情时代,如果这“十大点赞政策”能够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必将有助于经济活力的恢复。
《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企业对商务部门的满意度最高,对城管部门的满意度最低。课题组对市场监管部门、水务部门、城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税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不包括消防部门)、消防部门、商务部门等11个政府部门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于商务部门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对城管部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城管部门的政务服务态度、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 4 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评价
有企业反映,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违规执法现象突出。在调查哪些部门存在强制或暗示企业购买指定产品或服务的情况时,有43.9%的企业选择了城管部门,36.59%的企业选择了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现象,有67.91%的企业选择了城管部门,54.48%的企业选择了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执法标准不一”的现象,有64.15%的企业选择了城管部门,49.69%的企业选择了市场监管部门。
在进一步优化环境的政策建议方面,《2020营商环境报告》强调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这几年来,各地方政府、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但企业家的切身感受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动真格,啃硬骨头,对“有形之手”形成制度性约束,才能切实缩小营商环境改善与市场主体期待的差距。
《2020营商环境报告》特别建议,建立企业参与的营商环境评价长效机制。科学全面评估城市营商环境,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鞋合不合适,脚最清楚。营商环境改善与否,企业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2020营商环境报告》还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土地、劳动、资金等要素市场改革,营造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氛围,激发企业活力;转变政府职能,站在企业视角,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为创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成熟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传统企业提供良好的转型环境;重视执法专业性、力度和边界,将法治环境落到实处;在政策环境方面,建议借鉴企业反馈的“十大点赞政策”思路,进行先行先试的探索,提升本地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