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艺术  
国博新展|“中国古代钱币展”将重新对公众开放
2021-03-30 12:29:35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来源:国博君

  新春佳节为亲朋好友送祝福

  我们常常会说:

  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辛丑新春即将到来之际

  邀大家来看

  国家博物馆最有“钱”的展览

  这就是

  改陈升级、面貌一新的

  “中国古代钱币展”

  即将重新对公众开放

  来看展览预告↓

  [展览信息]

 展览海报(设计 | 包莹莹) 展览海报(设计 | 包莹莹)

  展览:中国古代钱币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11展厅

  即将开展

  [展览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浸润下逐渐演进出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钱币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对周边国家及地区货币使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重要代表性物证。

  值此辛丑新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推出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览,就是要通过钱币这一载体,系统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钱币展从二十余万枚馆藏钱币中精选出一千八百余件珍品,辅以其他类别文物二百余件,分“泉林漫步”与“圜宇方圆”两部分进行展示。展览的钱币从原始海贝到早期的刀布币和圜钱,再到持续两千年之久的方孔圆钱,直至清末的机制铜、银元,脉络传承明晰,品类繁盛;既有形态各异的金属铸币,也有元代以来各色纸币;既有流通货币,也有反映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镇库钱、宫钱、供养钱、生肖钱、厌胜钱、游戏钱等;既有反映中国古代高超书法艺术的代表钱币,也有反映古代造币工艺发展水平的各种钱范、母钱和钞版。

  与此同时,展览还推出一些与历代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文物,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中国古代钱币的历史演进,同时折射其所承载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您知道吗]

  钱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为什么把货币通称为“钱”?

  刀币是怎么来的?

  五铢钱有多重?

  武德时期的开元通宝有多重?

  我国是何时使用十进位制的?

  什么是制钱?

  清代铸钱为什么一直减重?

  金、银称量单位是如何变化的?

  银锭名称是怎么来的?

  古人为什么称银子为“纹银”?

  什么是本位货币?

  ……

  “中国古代钱币展”

  将一一为您解答

  一起期待展览开幕

  [展览架构]

  序厅

  第一部分 泉林漫步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