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志龙,在香港出生成长,自十五岁便对摄影入迷。先后任杂志、日报新闻记者、电影公司杂志、香港货柜码头首席摄影师及广告摄影师等等摄影工作。曾旅居法国三年,用照片表达内心世界。从对太空响往,到用小动物寓意人生百态;喜拍摄长条幅大风景,表现寛宏气势,对数码技术充份应用于作品上,经过二十多年菲林年代,进入二十多年数码,虽然平日拍摄商业照片,但浩爱摄影始终如一,传统画意到现代浪潮常在作品中展现。
现代摄影,融合艺术与科技,令人兴奋的是可以创造自己的独有的影像作品,令人洩气的是,学习Photoshop的过程漫长而枯燥,已至有部份人用数码机去拍“菲林”相,因此却离创作越来越远。传统有很多值得传承下去的好材料,与此同时,绝不可抱残守缺,不要跟时代脱节,摄影创作基本要有札实的基础,拍摄技巧,对光影有透切认识及操控,对照片主题充分阐述表达,画面简洁有力,裁剪,色调控制,要完全控制自如,这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下过苦工,你的弱项便在作品(渗)出来,学摄影有如学书法一样,都要由正楷学起,未学行先学走,始终拍不出有灵魂的作品,摄影的意义在于纪录与创新,切勿用相机作(复印)机功能,拍摄毫无意义的作品。尽量利用数码摄影的功能,使一部普通摄影机摇身一变成一部长条机、高质素相机。光差大也可用相机功能解决,例如HDR⋯等等。后期技术好会切底改变前期拍摄题材选景、一张照片,可能分几张拍摄,然后合成。现代的摄影人有福了,摄影器材价格并没有跟得上通涨,照通涨升幅,应比二十多年前贵十多倍,但事实没有,这得益于科技进步,先进生产技术所至。如果你拍摄有一定基础,可以先拍摄,后创作,首先想好自已要的题材大刚,然后分别拍摄,最后才用PS合成画面,创作出你的作品。我并不反对一次性拍摄,如你能“捕捉”足够条件的作品。“相”由心生⋯是要有出众的相像力,熟练的技巧,便可制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附著名摄影家甘志龙作品欣赏:
消失的河流
梦幻桂林
画中世界在新疆
孤独的身影
问沧茫大地谁主浮沉
一家四口
晨雾行
跳躍的色彩
都市光影
一抹斜阳随浪逝
望天
寂寞时光
好高骛远
天地藏我心
山抱一溪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