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  
“北疆工匠”乌力吉:一个月才能做出一把上乘的马头琴
2020-01-07 15:41:15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北疆工匠”乌力吉:传承非遗文化 纯手工制作马头琴传唱民族声音

  本网呼和浩特1月7日电 题:“北疆工匠”乌力吉:传承非遗文化 纯手工制作马头琴传唱民族声音

  本网记者 张林虎

  刨挖、粘接、打磨、雕刻……经过几十道纯手工的工序,乌力吉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侍弄着刚刚做好的马头琴,像抚摸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图为乌力吉在制作马头琴共鸣箱。受访者供图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为琴的最上端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它所演奏的乐曲,有深沉粗犷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制作马头琴不仅需要不断改善工艺,享受马头琴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更需要制作者懂得‘声音的味道’,将文化融入其中,践匠心守匠品,实现人生价值。”乌力吉说。

图为乌力吉(右)为来访嘉宾介绍马头琴。受访者供图

  乌力吉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蒙古族家庭,年轻时师从拉希德力格学习拉弦乐制作基本功。1985年,乌力吉独立完成了第一把马头琴的制作,之后不断研究改进。

  与其他马头琴工匠不同,乌力吉手工制作的马头琴注重创新,更注重细节、质量、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从选料、雕刻、组装、打磨,一直到调音、上漆等等,全程都靠我的双手完成。”乌力吉说,手工制作马头琴需要七八十道工序,一个月才能制作好一把质量上乘的马头琴,这样制作的马头琴音色音质更好,品质更高。

  马头琴由琴箱、琴头、琴杆、弦轴、琴码、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在乌力吉看来,制作马头琴的每一块木料都是有性格的,制作马头琴的过程也就是与木料沟通的过程。

图为乌力吉制作的马头琴。受访者供图

  “木材也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如果用机器加工打磨,会破坏木材本身的气孔,影响木材自身的震动,从而影响琴的音色。只有靠手工打磨,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木材的特性,最终呈现出最完美的声音。”乌力吉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乌力吉手工制作的马头琴也得到著名马头琴艺术大师齐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