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
习近平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五月下旬,一幅与众不同的茶人影像出现在纽约市著名的时代广场大屏幕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着国际间的茶文化交流。
说到与众不同,是因为画中使用的茶具,并非寻常所见。行茶方法也很特殊,用一件竹制茶器在黑色茶盏中击打,泛起白色的茶汤。
画面中的茶人身着中式服装,天青色的背景中,一只仙鹤在飞舞,让我们想到了宋徽宗的著名画作《瑞鹤图》。
画面左侧的汉字告诉我们,这是“宋代点茶”,一种有着千年传承的茶道。
这位宣传、推广宋代点茶的茶人名叫张志刚,他告诉我们:“宋代点茶是中华茶道的巅峰。”
民国的大师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宋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上至皇帝、士大夫,下到市井百姓,无不痴迷于点茶。
宋徽宗可以说是千古第一文艺皇帝,他在自己的艺术造诣之上,创造了七汤点茶法,并亲自撰写《大观茶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皇帝创作的茶书。宋徽宗还曾梦到雨后天空的颜色,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诗句,让工匠由此烧制出汝瓷。
《文会图》 宋徽宗 赵佶
《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饮茶也成为了宋代士大夫洁身自好、以示清高的追求。蔡襄、丁谓等相当于现在省长的地方最高级别官员,都亲自参与到督造贡茶的工作中,将茶叶制作工艺推向极致。
欧阳修、苏轼、陆游、杨万里等许多著名文人,则创造了大量的以点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同期还有诸多名家的茶书、精品茶画流传于世,对点茶的全面流行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
在宋代佛教寺院中,茶礼也被明确写入禅苑清规中。浙江余杭的径山禅寺,在南宋时为“五山十刹之首”,其著名的“径山茶宴”,经过来宋求学的日僧传入日本,成为了日本茶道之源。
点茶还广泛流传到辽国、金国、西夏、高丽等国中,成为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
点茶对后世的茶法也影响深远。点茶使用的执壶,可以说是当代所有茶壶的原型。而近些年大火的建盏,当初也是“因点茶而兴”。
近年来宋代背景的电视剧热播,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宋代点茶开始展露,并引发了一轮热潮。刚结束的影视剧《清平乐》,剧中宋仁宗与皇后的斗茶,也着实吸引了不少国人的眼球。
目前,全国各地也多有和宋代点茶相关的活动举办,宋代点茶呈现出复兴之势。
点茶器具
据张志刚介绍,点茶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而兴盛于两宋,有着一整套的流程,包括备水、磨茶、罗茶、调膏、点茶、分茶等多个步骤。主要的茶具有执壶、茶盏、盏托、茶筅、茶合、茶匙等。
石磨手工研磨
磨制好的末茶
点茶时,先将磨成粉末状的末茶置入茶盏中,再倒入热水,然后使用茶筅击拂,直到茶、水交融,茶汤表面出现美丽的白色汤花后即可饮用。
击拂茶汤
茶汤的白色沫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