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届戛纳电影节日前揭晓官方单元片单,并宣布今年共有56部影片入围。华语电影方面,杜琪峰、洪金宝、许鞍华、袁和平、徐克等执导的《七人乐队》和魏书钧【详细】
2020-06-18 00:55:30
  山中天艺术中心以“从屏幕到观念——50年的历史”作为开馆首展,策展方案顺利入选2020年画廊周北京(GWBJ 2020)主单元环节,并于5月20日正式开幕。  此【详细】
2020-06-18 00:55:29
  核心阅读  跨越千年的良渚文化,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吸引了一批创业者来到良渚数字文化社区。他们在这里工作,跨界交流、碰撞灵感,把良渚之美引入现代【详细】
2020-06-18 00:55:29
  原标题:博物馆可以更亲切(新语)  换个思路办展览,注重吸纳观众建议,博物馆就能以更开放的心态融入百姓生活  受疫情影响,停展100多天之后,“读城【详细】
2020-06-18 00:55:27
  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第一件旧石器发现100周年”特展——  一枚石核见证百年前的考古传奇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一百年前的1920年6月【详细】
2020-06-18 00:55:27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嘉峪关市积极激活传统“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乡贤涵养培育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让乡贤成为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的中【详细】
2020-06-18 00:55:25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我省围绕着“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的主题,策划推出一系列非遗展示展演、宣传交流等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遗产日【详细】
2020-06-18 00:55:25
  明永乐青铜大钟内顶。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供图  古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使用场合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朝钟与坛庙钟  朝钟与坛庙钟,是【详细】
2020-06-18 00:55:23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5日电(记者 上官云)2020年国际档案日即将来临。5日,记者从北京市档案馆获悉,今年6月9日至16日,北京市档案馆将举办第十三个国际档案【详细】
2020-06-18 00:55:2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5日讯 6月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线上新闻发布会。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国文物系统组织文【详细】
2020-06-18 00:55:21
  图为展示的荷包。 张添福 摄  中新网青海湟中6月5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海省湟中县第一届青绣展暨荷包节5日启幕,现场展示上千【详细】
2020-06-18 00:55:21
  瓶窑陶艺馆。 张煜欢 摄  中新网杭州6月6日电(张煜欢 王蒙)近年来,有着中国特色的潮流文化开始大热,被人们称之为“国潮”。如今,构成“国潮”的元素【详细】
2020-06-18 00:55:18
  【艺境观象】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一个千百年来让中国人魂牵梦绕的名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详细】
2020-06-18 00:55:18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云屏三峡景区,沿途青山翠谷如黛、山涧溪流清澈,一簇簇盛开的狼牙花送来阵阵馨香。46岁的峡门客栈老板王再来忙里忙外照【详细】
2020-06-18 00:55:16
  【守望者】  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的传承人  他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被授予“大国工匠”称号的民间手艺人  他不仅把传统木雕手艺做到极致,【详细】
2020-06-18 00:55:16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韩玉)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临近,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云游非遗”全线上推广活动。本次活动重头戏“云游非遗·影像【详细】
2020-06-18 00:55:15
  6月5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3日在广西桂林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详细】
2020-06-18 00:55:15
  近年来,我国数字音乐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更快更好地传递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线下音乐活动严重受阻,【详细】
2020-06-18 00:55:13
  6月6日晚,上海博物馆举行2020年度的首次夜间开放。上海博物馆 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王笈)夜幕下漫步展厅,感受江南文化的春风千里;手捧一杯江南【详细】
2020-06-18 00:55:13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88%,其中,500座以下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高达91.【详细】
2020-06-18 00:55:10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详细】
2020-06-18 00:55:10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访黄河水车制作技艺传习所看到,不同尺寸规模的黄河水车外观精美。 张婧 摄  中新网兰州6月7日电 (张婧 高莹)选木、凿眼、拉卯、做【详细】
2020-06-18 00:55:08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当下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绕开生态文明这一话题,也促使着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  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详细】
2020-06-18 00:55:08
“拥抱身边的非遗”系列专题片之《非遗美食》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韩玉)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今年首次尝试开展“【详细】
2020-06-18 00:55:06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韩玉)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更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202【详细】
2020-06-18 00:55:06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