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文凌)由《十月》杂志和云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张庆国作品研讨会,11月2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作家、评论家认为张庆国今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老鹰之歌》,是一部有国际视野、钩沉历史、审视现实、构思独特的战争小说。
昆明作家协会供图
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昆明作家协会主席、《滇池》文学杂志原主编张庆国30多年来,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钟山》《花城》等杂志刊发长篇小说、中篇小说, 曾获“十月文学奖”、云南文学政府奖等奖项。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介绍,从1993年到2019年,张庆国仅在《十月》就发表过《金钱游戏》《生意人马波》《钥匙的惊慌》《黑暗的火车》《无事生非的雨季》《错字案》《玫瑰的翅膀》《卡奴亚罗契约》《老鹰之歌》6个中篇、3部长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称张庆国是“执着而沉着的写作者”,“他的边地书写随着时势推移、随着我们文化视野的扩展,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独特的意义”。
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范稳表示,张庆国是中国文坛上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是云南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对张庆国作品的研讨,也是对云南作家的一个梳理,30多年来,张庆国不仅发表了几十篇小说,作品量大,还把一半精力用在编文学杂志《滇池》上。热心组织各种文学活动,帮助了非常多的省内省外作者,为云南文学做出极大贡献。
张庆国的新作《老鹰之歌》发表在今年《十月》第四期上,故事背景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3000多名南洋华侨归国,驾驶卡车奔驰在滇缅公路上,往来于缅甸和昆明,出生入死运送国际援华抗战物资。小说讲述了中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爱情、死亡,写出了参与事件的各国人士跌宕起伏的命运和生命的悲怆之美。
研讨会上,施战军、牛玉秋、顾建平、张柠、张莉、傅逸尘、刘大先、李云雷、胡性能等评论家、作家对《老鹰之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耳目一新,给心灵很大的冲击”,“小说建构的世界延伸到了思想的前沿”,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切的历史研究,才能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复杂、难度大的小说”。
昆明作家协会供图
张庆国说,他是在5年前就开始构思和写作《老鹰之歌》,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二战的史料图书,研究了日本、美国以及亚洲、东南亚地理和历史文化,并用四五年的时间在云南西部中缅边境以及马来西亚等地采访,体验生活。5年来,小说被不断推翻重写,一改再改。
在张庆国看来,写作是对世界发表意见,对生命表达感受,对艺术实验做出探寻,对文学讲述方法进行摸索,因此,“写作这件事有些严重,比钱和名声都重”。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