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中国新增病例达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为229.6万例,中国已经成为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全球第一的国家。
在上述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中,80%以上的癌症患者在中晚期才被确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但如果在癌症早期及时发现并治疗,癌症治愈率和患者生存年限将获得极大提高。因此,攻克癌症的关键,就在于准确预测、尽早发现。
基于十几年来在科研方面的深厚积淀,觅瑞携miRNA技术杀入癌症早筛市场,并迅速成为了行业中的技术佼佼者。其多重优势不但吸引了政府的支持、科研机构的协同和医疗单位的合作,也成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已于2018年8月完成4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资方为著名的高榕资本。
引得各方侧目的觅瑞究竟胜在何处?觅瑞CEO吴依凡女士接受了专访。
以鲜明技术优势领跑行业
觅瑞所研究的miRNA,即微小核糖核酸,普遍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目前发现有2600多种。吴依凡女士形象地将miRNA比喻为“方向盘”,因为它掌控着基因的生长方向,它的异常能够指示人体的患病风险。觅瑞的强大在于建立了庞大的miRNA数据库,通过独创的多靶点智能算法判定miRNA表达与各种疾病的联系。
吴依凡女士表示,觅瑞所掌握的miRNA技术,在癌症早筛领域具有“更早”和“更准”的优势。据了解,液体早筛领域并非只有miRNA技术,蛋白和ctDNA检测早已有之。但蛋白检测的标记物是已癌化细胞产生的蛋白,ctDNA则是肿瘤细胞破裂后掉落进入血液的DNA片段,因此,在“早”这一至关重要的标准上,miRNA技术更胜一筹。在“准”这一标准上,就蛋白检测而言,已知的5万多种蛋白及抗体检测,存在众多尚不清晰的问题;ctDNA的检测技术也难以称得上十分成熟。觅瑞的miRNA技术则得到了众多专利技术、顶级期刊、权威机构的佐证与认可。
出身医学世家的吴依凡女士说,从2003年研究开始,到2018年进入商业化阶段,十几年的研究历程充分表明了觅瑞对于严谨的追求和对于生命的敬畏。选择进入市场,面对千千万万可能被癌症困扰的大众,觅瑞打的是一场真正的“有准备之仗”。
以超高性价比普惠大众
提起癌症,人们联想到的不仅是痛苦无望的治疗,还有人财两空的悲凉。吴依凡女士表示,觅瑞的研究开始之初,就有着“产业落地时,要让老百姓无需考虑医保,也可负担筛查”的愿景。
觅瑞目前已经推出了 “筛无忧-胃癌”检测,通过12种胃癌相关miRNA预测胃癌风险,准确度高达87%。这款单个癌种的筛查产品价格仅在千元左右。可以说,在同样准确性的产品中,觅瑞的癌症早筛,具有相当强的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容小觑。
吴依凡女士称,觅瑞正在紧锣密鼓推出的多癌种筛查产品,价格仍会维持在千元上下。这无疑将成为觅瑞在市场上开疆拓土的又一“杀手锏”。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觅瑞在产品互联网化的进程中已经有深入的思考。为了覆盖更广泛的人群,目前通过与医院和体检机构合作进行采血的觅瑞,正谋划着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者自主预约上门采血。吴依凡女士表示,如果将来上门采血实现,觅瑞建立了自己的采血中心,肯定要通过更多不同的检测预测更多的疾病。“互联网+的思维和人体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保持对于其它外部技术的开放性,为了追求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目标,觅瑞不会拒绝与其它优秀、实用的技术的联合。”
以济世情怀开创蓝海
已经完成A轮融资的觅瑞,计划在2020年开始下一轮融资,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技术研发和疾病预测中心的建立。作为CEO,吴依凡称觅瑞的步伐已经跨出了癌症早筛领域,团队正在建立miRNA与更多疾病关系的模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更正重塑这些模型,以达到多维度对人体疾病进行预测。可以想见,这种天文数字级别的“排列组合”具有何种难度,但“要选择正确的事情,不要选择简单的事情”是吴依凡做出的坚定回答。
从曾任哈弗医学院教授的觅瑞特邀科学顾问Frank Slack开始miRNA研究后,一群满怀理想的饱学之士逐渐壮大了觅瑞团队。发展至今,觅瑞不仅在哈弗大学有着联合实验室,而且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科研团队,在杭州、天津等地创建了自己的高标准实验室,和中科院、北京肿瘤医院等机构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觅瑞在新加坡开展免费胃癌筛查活动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亲自出席,用行动肯定了觅瑞团队为人类健康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正是雄厚的科研实力,为觅瑞攻克更多疾病早筛难关夯实了基础。
早筛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医学和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觅瑞要做的便是把早筛变为常规武器,向癌症、多种慢性疾病等发起挑战,而这,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