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国·蓝谷2019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下设子赛2019MTEC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以及“OceanWe杯”国际海洋大学生创客大赛总决赛在青岛蓝谷举办。来自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OceanWe国际海洋创新工坊等相关代表以及进入决赛的创新创业项目和来自大学研究院、创投机构、孵化机构的代表150余人参加活动。
此次决赛开幕式上,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官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邦礼、OceanWe国际海洋创新工坊董事长孙华胜出席活动并致辞。青岛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部、众创服务产业事业部负责人刘玉龙进行了蓝谷推介。
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官杰在致辞中介绍,目前青岛蓝谷管理局正在进行市场化、去行政化的体制机制变革,按照“3+3”主导产业,成立6个产业招商事业部,产业集聚、产业配套双管齐下,互相促进,旨在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人才环境,构筑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让蓝谷成为大家干事创业的新起点。
“当前,山东大学在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今年的这届大赛也是山东大学和蓝谷管理局第三次合作举办国际性的海洋创新创业大赛,是山东大学同蓝谷管理局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成功尝试,也是政产学研用多方互通、紧密合作的积极表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邦礼说。
OceanWe国际海洋创新工坊董事长孙华胜介绍,OceanWe国际海洋创新工坊坐落于青岛蓝谷,旨在打造青岛蓝谷标杆,国内首个海洋科技产业化生态圈,全球最大的海洋科技创业精英集群,国际领先的海洋高端装备产品化平台,未来200余家国内海洋高端电子科技企业将汇聚于此。
据介绍,此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球六国十城近300个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赛,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国际化程度更高,三分之一团队来自海外;产业方向更加聚焦,95%集中于海洋技术装备、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参赛项目水平更高,80%的项目为企业项目,其中不乏彩虹鱼科技、尔湾海洋智能科技等在海洋企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项目。
在决赛中,海底机器人项目获得MTEC大赛一等奖,基于信息遥感四维一体化海洋装备的实际应用及技术研发项目等2家分获二等奖,生物基膜抑尘材料产业化项目等3家分获三等奖。“海洋环游者”环形遥控无人潜水器项目获得OceanWe杯国际海洋大学生创客大赛一等奖,巨浪海洋能源科技项目等3个项目获得二等奖,海洋牧场智慧生态养殖系统项目等6个项目获得三等奖。青岛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部副部长颜成霞、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王宁、山东大学中美大学国际科技创新园主任邹难分别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和奖杯。
获得二等奖项目“无浆推进水下机器人”的西安水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昊轩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作为海洋产业资源集聚的蓝谷,他们从开始就比较关注,比较感兴趣的就是海洋的产业资源和发展前景。预计2020年将在蓝谷成立海洋技术研究中心。届时,他们会将母公司的所有海洋相关项目放到蓝谷,发挥能动性,更好的发展海洋创新产业。
“此次大赛的举办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精英知识分子,面向海洋科技发展关切问题,为世界海洋科技发展建立思想库、任务库和人才库。”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王厚恩说。
据了解,中国·蓝谷2019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采用“1+3”模式,下设MTEC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问海杯”国际海洋创新大赛和“OceanWe杯”国际海洋大学生创客大赛,分别针对海洋科技产业、创新、创业三个维度独立承办,精准发掘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力量。
“问海杯”国际海洋创新大赛组委会委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刘保华介绍,这次面向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选拔,分为海洋观测与探测、健康海洋、海洋开发三个方向。参赛选手自主定题,通过大赛网站报名,每个团队不超过3个人。参赛团队在通过初评后,世界知名的海洋科研领域专家对入围选手进行指导。另外,国际海洋创新大赛金奖获奖团队将获得6万元人民币以及为期一个月的海外研究中心实习机会,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海洋科研的魅力。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问海杯”国际海洋创新大赛报名将于2020年2月28日截止,4月将举办总决赛。
此外,国际海洋创新创业大赛(MTEC)决赛项目落地青岛蓝谷,一等奖项目将获得奖金50万元;二等奖项目获得奖金30万元;三等奖项目获得10万元。“OceanWe杯”国际海洋大学生创客大赛一等奖项目将获得5万元;二等奖项目获得1万元;三等奖项目获得5000元。除奖金外,还可获得落地服务、人才服务、投融资对接、区内资源对接等服务对接及各项政策支持。
当前,青岛蓝谷坚决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瘦身、强体、放权、搞活”的要求,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牢固树立市场化、法治化、平台化、生态化、专业化五种思维,创新“双招双引”体制机制,形成产业事业部作为“一线作战部队”、管理局局属各工作部作为“战略支援部队”的双招双引“两线作战体系”,全力推动蓝谷产业发展加速迈向新的高度。青岛蓝谷的海洋科研事业,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大洋钻探船码头基地等“国之重器”为代表,在透明海洋、深海探测、可燃冰开采等领域已经形成具有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蓝谷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领跑者,为下一步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成为示范海洋科技、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的不二选择。
下一步,蓝谷将突出海洋特色,拉长产业链条,从基础科研走向附加值的高端,突出产业项目引进,构建产业链条、营造产业生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和培养壮大海洋产业。(记者朱晓娟通讯员侯颖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