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四场)召开,主题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东胜出席发布会,现场还视频连线了松阳县县长李汉勤,回应社会关切。
发布会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了全省最新疫情情况:3月8日,浙江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3例。截至3月8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计出院1182例,累计死亡1例。目前,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220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7人,尚有88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除境外输入病例外,浙江一周无新增本地病例。浙江本地病例“零增长”记录已连续保持16天,至今未有因复工复产导致的病例。从治愈情况看,全省累计出院人数已连续19天超过住院人数,出院患者占全部确诊患者的比例达96.3%,仍在院治疗的确诊患者数减少至44人。
浙江是侨务大省,经济外向度高,与许多国家人文经贸往来密切,防疫情“倒灌”成为新一波风险考验。浙江紧抓“外防输入、内防集聚”不松劲,利用“大数据”这一精密智控的法宝,科学管控、精密智控,同步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打好疫情防控战下半场。
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恢复。进入3月份以来,浙江复工复产工作将强化多轮驱动,更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广泛激发企业家精神。政府将通过“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进一步狠抓政策补缺和政策落地,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
“复工复产只是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第一步,假如没有整个动态循环系统的打通,复工复产也难以持续。‘三驾马车’是经济循环的源头活水。我省坚持内需外需双向发力,将着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全面畅通。”陈广胜表示。
在外需方面,浙江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力争“生产早恢复、订单不流失、产业链不转移”。现在,不少外贸企业反映订单履约难、码头出货难、市场拓展难。为此,浙江以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抓好关联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以龙头企业复产带动全产业链复产。
在内需方面,浙江一手抓有效投资,一手抓扩大消费。大力推进已开工重大项目续建复建,谋划实施一批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领域。同时,启动实施消费新政,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积极拓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培训”等新业态,在主要城市构建“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
陈广胜还指出,小微企业虽然个体不大,却是整个产业链、服务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小微企业作配套,许多大企业事实上没法运转。“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与千家万户相联,是许多人民群众和基层百姓血脉所系。他们发展得好不好,可以说是社会就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晴雨表’。”
为推动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浙江省在2月初和2月下旬出台相关措施的基础上,3月6日又制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8条意见,对降低要素成本、支持复工复产、减轻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支持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下一步,浙江将抓好政策落地,让小微企业切实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在积极推动小微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协作上持续发力,精准为企排忧解难。
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介绍,从杭州的情况看,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是下一步复工复产的重点、难点。杭州小微企业约31.5万家,员工人数占全部企业的约35%,增加值占全部企业的约20%。目前,99%以上的小微企业已经复工,员工到岗率超过94%,产能恢复率七成。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精准服务、政策保障、物资保障、科技赋能、平台支撑等多方面工作,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以‘头雁’标准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柯吉欣表示。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