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宜昌造”显担当
2020-02-26 10:41:15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本报记者刘冰 通讯员易石轩

 

努力转产,宜昌企业十天转产护目镜、三天转产防护服。

扩大产能,日产N95口罩20万只,日产一次性医用口罩50万只。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的殊死战。

从没有一条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生产线,到日产20万片N95口罩、2000件防护服、2000副护目镜,战“疫”当前,“宜昌制造”把功夫用在刀刃上,彰显出宜昌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物资保障供应担当。

首批“宜昌造”医用护目镜送达一线

2月23日上午,湖北省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湖北康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忙着打包护目镜准备运往抗疫一线。在正压生产车间里,工医用隔离面罩也在加紧生产。

“转产之后,我们加班加点赶生产。”公司总经理曹轲说,须在3天之内将3万个面罩如约交付。

四天完成注册,十天实现转产,康泉医疗科技填补了宜昌医用护目镜的生产空白。

“目前生产的第一批防护物资已送往了一线。现在每日可生产2000副护目镜与10000个隔离面罩,在3月10日前,6000副护目镜与10万个面罩要全部赶出来。”康泉公司总经理曹轲说,能为防疫工作出点力,纵使企业有困难也必须克服。

该公司主要从事医用高分子材料等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生产医用多功能引流导管等产品。疫情发生后,在医疗防护物资极为紧缺情况下,康泉医疗主动提出转产医用护目镜与隔离面罩的意向。经宜昌市经信局、高新区管委会研究,决定由康泉医疗承担起医用护目镜与隔离面罩的生产任务,并迅速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务。

经多方协作,4天时间完成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的申请,同时紧急组织工人返岗、订购模具等原材料,经过10天的转产筹备,2月13日试生产出首批医用护目镜与隔离面罩样品。

3天转产医用防护服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医疗防护服严重紧缺,医护一线人员面临风险与日俱增……”2月1日,一封“请战书”提交到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华强科技公司主动提出:转产医用防护服。

华强公司是国内医药包装龙头企业,可产品线并无防护服。在转产决心面前,横亘着巨大困难,“设备不够、无原材料、无员工、无后勤保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冬民说,“先干起来,边干边解决生产中的困难。”

原材料不够怎么办?想办法从全国各地找,在上海、广州等地成立专班,一车车原料调配进来;设备不齐怎么办?全力采购,还是不足就去借;人手不足怎么办?动员保障工人复工、工人转岗。

72小时内,企业联系90多名工人返岗,购置生产设备,制定技术标准……2月3日下午,首批30名工人紧急上岗试产。42岁的刘春华便是这特殊生产线上的一员。当天一大早,她收拾好行李,坐专车从夷陵区赶到公司开始工作。“非常时期,我们要尽微薄之力,这里封闭式生产,防护安全和食宿都挺好。”

目前,华强已生产数千件订制防护服,第一时间交付医疗机构。

首战告捷,企业又有了新任务:抓紧生产紧缺的一次性防护服。

2月15日,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无纺布边角料上一遍又一遍练习覆膜,确保盖住所有拼接处的针脚。经紧急协调,从仙桃订购来两批紧缺的无纺布,可生产1万套一次性防护服。从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