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内唐代小雁塔古建筑群
本文图片均由西安博物院提供
唐代鎏金走龙
左:秦代高足玉杯右:唐三彩腾空骑马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城。
在那座城里,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畅快肆意,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恢宏,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的热闹繁华,也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平静祥和。
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如今,数千年的光阴浓缩在西安博物院中,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璀璨与荣耀。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博物院时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在这个集古代文物、建筑与现代化展馆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你可以读到周秦汉唐的辉煌,感受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脉。
呈现千年古都变迁
2007年5月18日起,由著名建筑师张锦秋设计并主持建设的西安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占地245亩的博物院包括三部分:博物馆、唐小雁塔古建筑群和城市公园。像这样馆、塔、园三位一体的建筑布局,在全国博物馆界可谓独树一帜。
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城内著名的皇家佛寺,也是唐武宗毁佛浩劫后仅存的四座皇家寺院之一,位于唐长安城中轴线东侧。寺内有塔,原名荐福寺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是中国早期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时把“雁塔”之名带回中国,于是后人把唐慈恩寺内用来安放玄奘带回经书的塔称为“大雁塔”,把形似大雁塔但规模较小的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小雁塔原有15层,上有塔刹,下有地宫。历经千年风雨,塔顶、塔刹损毁,现存13层,高43.3米。小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