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张家口市商务局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结合部门职能,周密部署,创新举措,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扎实做好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确保了市场平稳运行。
组织货源保障供应
张家口市在储备蔬菜和冻猪肉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紧急筹备生猪活体储备、小包装方便面和瓶装饮用水的储备,强化应急调控需求。针对疫情期间我市蔬菜、肉类货源供应偏紧的实际,紧盯7家重点保供企业的货源组织,积极协调重点保供单位从北京新发地、山东寿光等地日均调入该市蔬菜400余吨、肉类30余吨,满足市场供应。同时,经报请市政府批准,1月31日至2月2日以低于市场平均零售价30%的价格,向市场投放了部分储备蔬菜,保障了蔬菜市场供应,平抑了蔬菜价格,稳定了市场。
强化督导解决问题
采取盯价格、盯供应、盯库存、盯货源,盯畅通,帮助解决问题的“五盯一帮”方式,聚焦生产经营、市场供应、疫情防控中难点热点问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加强政策引导,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服务。针对该市猪肉保供企业怀安县宏都食品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请示市政府和协调相关县区,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针对2月13日网传 “河北张家口:小超市关闭,大超市买菜排队”消息,佟英杰书记、闫利艳局长分别带领相关处室,第一时间赴永辉超市了解情况,实地查看市场供应,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在该局协调下,小超市、社区菜店逐步恢复营业,大超市增加了出入口,相关部门停止对大超市人员信息采集,“小超市关闭,大超市买菜排队”的现象得到了解决,市场秩序恢复正常。
强化监测摸清实情
每天选取5家大型超市,采取现场采价的方式,对粮、油、肉、蛋、菜、奶等39种生活必需品进行价格监测;每天选取1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10家电商企业和17家大型超市,对其经营的肉、蛋、菜、水果、奶、方便面、瓶装水等生活必需品和非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的进、销、存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确保底数清楚。
电商优势保障供应
发挥电商“线上+线下”优势,采取“企业采购+集中配送”“网上销售平台+无接触配送”“线上商城+代办服务”三种模式,打通必需品入户最后一公里。桥东区采取企业定向采购、电商服务中心集中配送、村委会定点领取方式,启动“电商配送平价蔬菜进农村”活动,覆盖该区47个村。宣化区、涿鹿县依托“惠村淘”项目及物流体系,下花园区组织“新货郎”入乡进村串户配送,在供应城乡居民同时,严防病毒传播。时蔬鲜、永辉、华润万家等超市针对居家消费者,开通网上销售平台;蓝鲸集团依托自身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网,将北京生鲜蔬菜直供消费者手中;霖辉盛享等企业利用微信群,针对上班族推出了“当日订单、次日送达”平价蔬菜套餐服务。市经开区“无限经开”平台,针对主城区和各乡镇,开通生活必需品全品类购买配送“线上商城”和“孝心跑腿”服务业务,目前,已配送622个品类的必需品日用品531张订单,销售12余万元。截至目前,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10家电商企业,网上日均销售近4000单、20万元。
主动作为替民解忧
针对该市重点保供企业疫情防控物资匮乏、货物进出途径不畅的实际情况,主动联系京东电商平台,为有需求的企业购买了口罩等防护用品,积极联系企业和京东电商平台对接,购买测温枪等设备,并对全市重点保供企业口罩的日需求量进行统计登记,报市首都两区建设办和市防控办协助解决。为10多家企业开具了《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为方便企业总部不在我市的企业更便捷采购物资开具证明。为解决我市保供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难题,向上级部门申请了信贷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复工复产稳定市场
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动员入园企业、外资、外贸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已统计的15家省级经开区中,有83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复工企业数最多的为张家口经开区,复工企业53家,占总数的63%;复工率最高为张北经开区,复工复产率达37%。截至目前,全市2019年统的109家外资企业中,24家已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到22%;返岗人员1732人,返岗率为22%。全市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78家,已复工26家,复工率为14.6%;5700余名员工已返岗,返岗率32.3%。
正面引导稳定民心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主动准确回应社会关切。先后向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市委办、市政府办报送信息4篇,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接受市广播电台采访两次,在新华社媒体平台、新浪网、今日头条、国际商报、张家口日报晚报、张家口发布、张家口新闻网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发布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形势和政府组织市场供应的情况,稳定了民心。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