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重庆新冠肺炎输入向本地扩散 中医专家推荐重庆预防处方
2020-02-02 09:36:00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2月1日,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第七场例行新闻通气会上,重庆市疾控中心呼吸道和新发传染病防控科科长、流行病学博士宿昆介绍,重庆市疫情前期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但当前本地病例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疫情由输入向本地扩散过渡。大部分本地病例是武汉返渝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发病,但是少数本地病例无明确感染来源,说明疫情波及的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广。

  后期疫情发生风险依然较高

  宿昆指出,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这决定了未来疫情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防控措施绝不可松懈。接下来的时间里,来自重点地区已经在渝的输入性确诊病例还会增加,本地病例逐渐增多。随着疫情进展,与输入病例密切接触产生的二代病例可能会逐渐增多,后期疫情发生风险依然较高”。

  随着假期后春运第二波人流高峰出现,人群聚集的情况再次发生,加之病毒变异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宿昆特别强调,自湖北省和其他省市返渝人员要按照政府和社区要求,落实好隔离观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家庭成员也要尽量减少接触,做好房间通风、消毒,减少家庭聚集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如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要与社区医学观察负责人联系,及时就诊。所有市民,应做好日常卫生防护,个人要落实好社区和单位的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控,出门带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密闭空间必须佩戴口罩,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注意房间通风,不参加任何聚餐、聚会等人员聚集活动,减少感染风险。一旦出现可疑临床症状,请佩戴口罩,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重庆地区中医药预防处方

  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市级中医救治专家组组长李群堂介绍,从近日各片区临床一线传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医药在缓解普通型病人的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缩短核酸转阴的时间以及在救治重症病人时减少脏器的损害等方面,都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做好防控的同时,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医师建议,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切忌暴饮暴食;适度运动,不要久坐久卧。

  重庆市中医专家组在国家版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重庆本地的气候特点、生活习俗,制定了适合重庆地区的预防处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小范围使用的观察,这个处方总体比较平和,尤其适合于身体偏虚偏寒、容易感冒的普通人群。

  处方包括以下几味常用中药:生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防风10克、藿香12克、北沙参15克、芦根10克、连翘9克、板蓝根9克、生甘草3克。如果是体质偏热的,可以再加上桑叶、菊花各10克。该方既可强正气,又可祛邪气。煎服方法:加3碗水(约600ml),水开后煎煮15-20分钟,得药汁300ml左右,分3次服,建议连续服用3-5天。

  李群堂表示,中医十分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患有较多基础病的老年人,还有孕妇及7岁以下儿童,必须要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遵循医嘱。

  针对出现抢购双黄连的问题,李群堂医师也给出了意见。”从惯例来看,实验室到临床还有一段路要走。所有中药的临床使用都必须遵循中医理论。双黄连口服液由银花、连翘、黄芩三味偏于寒凉的药物组成,对一部分热性疾病和热性体质患者是有治疗作用的,但对于大部分身体本属平和状态的普通人群,提前喝下去未必能获益,而对于寒性体质的人,可能还有不良反应。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中成药。”(俞芳 王祉漪)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