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中俄两国大豆合作前景广阔
2019-11-22 10:46:00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21日在哈尔滨召开,来自两国20多个省州的近200家企业齐聚一堂。双方认为,中俄两国大豆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潜力巨大,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为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开幕式现场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深化大豆合作共识的务实举措。会议期间,中俄双方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全面介绍了中俄大豆合作情况和相关政策,围绕大豆贸易、种植、加工、物流、科研等全产业链合作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加强省州和企业对接,提升便利化水平,推动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合作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自国外进口大豆8800多万吨,其中自俄罗斯进口81.7万吨,同比增长64.7%。俄罗斯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中列第六位,但占比尚不足1%。中俄两国深化大豆贸易合作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今年6月,中俄双方共同签署《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就扩大大豆贸易、深化全产业链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提出力争到2024年自俄进口大豆370万吨的目标,推动双方大豆贸易与合作驶入快车道。

  

  7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将自俄罗斯进口大豆产区由远东五个州区扩大到全境,并增加海运等运输方式。8月,江苏南通海关完成了4432吨俄罗斯大豆的口岸放行……开展大豆合作已成为中俄双方共同的行动。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表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适合大豆种植的自然区域,拥有大量的可耕种和可开垦耕地,具进一步扩大大豆产能的潜力基础,双方开展农业合作互补性强。 “中俄两国加强大豆业界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的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俄罗斯大豆产业发展,是互利双赢。”

  

  “中国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农业机械和加工设备生产方面拥有先进的现代技术。我们希望引入中国技术,使俄罗斯联邦地区91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上非转基因农作物过渡到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俄罗斯大豆联盟远东联邦区代表沃拉阔夫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