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报晓,蜘蛛半夜结网,向日葵在清晨开放……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昼夜节律,对调节人们一天之中的运动、睡眠、代谢等诸多生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人类社会中,一旦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包括睡眠、情绪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
因此,理解昼夜节律现象在神经系统中是如何产生、维持以及发挥作用的,是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也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201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就颁发给了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昼夜节律在分子水平是由一系列核心节律基因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环路所产生。
不过,昼夜节律在大脑中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们尚不清楚。日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严军研究组,在解码大脑的昼夜节律方面有了新突破。
原来,大脑中有一个生物节律核心起搏器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