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化长征组委会在这里举行文化长征第132站、第五届中国开耕节推进会 第二届寻找失去的中国原种在行动会议,作为协办单位,我代表河南郏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对参加会议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古人云:“万物有所生而独守其根”,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这是习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主席教导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不只能挂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历史文化遗产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交给后人继续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各个时期人们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创造发明了多样性的农耕工具和农耕文化。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体现着祖先们的才干和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感悟。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有现实意义,所以保护好、传承好农耕文化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农耕文化种类众多,也涉及到古代的农学思想、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民俗、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和节气。农耕文化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树立,孙红生,李应彦,李文翰,谢长明等书画家向大会献礼
为此,我们在座的老师们,朋友们,要传承好,保护好,挖掘、整理好农耕文化。文化长征组委会以崭新的人文思想和忧患意识倡议设立中国原种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弘扬农业文化,守望中国原种,积极参与寻找失去的中国原种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阶层力量广泛参与,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可以为人们认识农业文化,认识农耕文明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农业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愿更多的有志之士为加入到寻找失去的中国原种在行动中,保留并种植原种,让原种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准备第五届中国开耕节,为第五届中国开耕节的盛大举行献计献策。
郏县浩博义工队负责人石继红在讲话中
此次活动同时得到了河南郏县浩博义工队负责人石继红率领的义工为大会顺利召开提供了诸多便利,受到了与会人员的礼赞。此次大会有河南崇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中农本草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普贤祖庭中国如意寺共同承办,共有一百余人参加。
责编:CCN191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