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生活”区域体验智慧家电、健康监测、智慧教育等智慧服务;在“5G乐园”区域直观感受新体验、新娱乐;在“5G新消费”区域感受5G时代的新消费模式;在“5G新城市”区域体验智慧政务、智慧社【详细】
2020-09-18 13:54:58
近日,在北京,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详细】
2020-09-18 13:54:57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等技术的发展,中国许多图书馆积极探索创新,打造“帮大忙、懂人心”的智慧图书馆,以拓展多样化的阅读场景,不断丰富人们的阅读体验。“黑科技”带来新奇体验【详细】
2020-09-18 13:54:55
9月17日至21日,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山东济南举办。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的主题定义为“促文旅融合,展全面小康”。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设11个线下展区,文旅融合综合展区和“文旅+”展【详细】
2020-09-18 13:54:55
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15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天津大学是中国国内较早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校。早在上世纪40年代,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就为紫禁城建【详细】
2020-09-18 13:54:54
这是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修复后的东汉青铜摇钱树(8月18日摄)。新华社发经过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两年多的清理和保护,近日,一件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的东汉时期青铜摇钱树被成功修复。这件青铜摇【详细】
2020-09-18 13:54:54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南汉二陵博物馆于9月15日在广州正式挂牌,具体承担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史迹保护和申遗的基础性工作。广州自秦汉以来2200余年持续不断与海外进行经济贸【详细】
2020-09-18 13:54:52
9月14日,观众在欣赏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黑石号”沉船出水的唐“伎乐纹八棱金杯”。展览将持续举办至2021年1月10日。新华社记者任珑摄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14日在沪联合举办“【详细】
2020-09-18 13:54:52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去年,研究院在整理永乐宫搬迁资料时,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经专家鉴定,其中五件蒙元时期道教度戒牒文书和一件或早于同【详细】
2020-09-18 13:54:47
9月15日晚21:20,《似是故人来》节目第九期于中国网、江苏卫视、爱奇艺同步播出。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特邀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详细】
2020-09-18 13:54:4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让其为影视的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添彩的电视剧越来越多【详细】
2020-09-18 13:54:42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资料图) 甘肃省文物局供图 记者16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近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共同开展“丝绸之路沿线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详细】
2020-09-18 13:54:42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去年,研究院在整理永乐宫搬迁资料时,发现近百件与永乐宫宗教活动有关的古籍文书。经专家鉴定,其中五件蒙元时期道教度戒牒文书和一件或早于同【详细】
2020-09-18 13:54:33
今年5月一则新闻刷屏:一尊罕见的鹅首曲颈青铜壶现身河南三门峡,姿态优美的鹅壶惊艳到人们,壶中6斤多重的神秘液体更是留下悬念。现在实锤了,是酒!记者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中国【详细】
2020-09-18 13:54:33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暴发,线下演出行业暂时停滞。即便现在,剧院、演出场所复工复产,50%的上座率依然时刻提醒业内人士寻找着更好、更能轻松观看演出的方式,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强大观演需求【详细】
2020-09-14 08:14:40
感受漫画书转瞬成为全景视频,目睹在废墟上“重建”圆明园,“云逛”图书馆,“云鉴”镇馆之宝,“云赏”图书……这些正在变成现实。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6日在京签署战略合【详细】
2020-09-09 10:22:35
夏天正是户外演出好时节,剧场限流30%的当下,全国已有多座城市开启涵盖演出的消夏活动,成为拉动夜经济、促进文化消费的有效手段。与美食摊铺、新潮文化市集的搭配,也为蛰伏中的演艺行业打开了【详细】
2020-09-09 10:22:35
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举行开工仪式 彭涛 摄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开工仪式8日举行,其考古成果将为五龙宫遗址的永续保护和修缮提供详实依据。武当山五龙宫遗址 彭涛 摄五龙宫是武当山九【详细】
2020-09-09 10:22:28
今年8月,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圣地”的仰韶村遗址,在时隔40年后再次启动发掘,为中外学界瞩目。1921年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证实了中国存在非常发达的远古文化【详细】
2020-09-09 10:22:28
记者8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三年来,由该院美术研究所的20位艺术家联手进行的莫高窟首个整窟复原临摹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洞窟内的临摹白描,明年将为其上色,重现这一1200多年前唐代洞窟的原始风【详细】
2020-09-09 10:22:24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今天应该如何更好保护文化遗产”似乎愈发成了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7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做客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详细】
2020-09-09 10:22:24
当下,伴随着文化消费的升级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行业模式调整,文化艺术类的直播热潮来袭。云游与网购,直播产品转化率高云游博物馆、云游最美书店、线上剧场、艺术品网拍……文化类场馆和经营【详细】
2020-09-08 19:16:51
初秋的敦煌,风和日丽,蓝天白云把大漠装扮得分外迷人。在正实施修复的莫高窟231窟,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赵林毅带着科技日报记者,一边穿梭于脚手架,一边讲述【详细】
2020-09-08 19:16:48
观复博物馆创办人、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历经两年研究创作的新书《国宝100》3日晚在线上首发。以马未都精挑细选的100件中华文明瑰宝为主线,以100件国宝,100个故事,讲述中国历史的魅力。马未都新作【详细】
2020-09-08 19:16:48
“时隔34年,再次启动三星堆遗址发掘,意义非常重大。”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也对三星堆遗址发掘充满期待。他认为,三星堆文明中华文明大家庭中【详细】
2020-09-08 19:16:45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