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的“栅”应该怎么读?(汉字里的故事)
大栅栏,是北京前门外一片著名的商业街区,老字号聚集,是京城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得名之由,最通行的说法是,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孝宗下令在北京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兵把守以绝盗窃。因为此地的栅栏较为高大,因此叫大栅栏。到了清朝,大栅栏发展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乾隆年间出版的《帝京岁时纪胜》等书开始出现了大栅栏这条街名。
如果是外地人,看到“大栅栏”,一定会读成dàzhàlán。如果有北京人说它应读作“大什烂儿”,您也许会感到惊奇。实际上,很多地名反映了更古老的读音,并记录了历史。“栅”为什么读“shi”?中古韵书《广韵》中“栅”有3个读音。
1、所宴切,折合成今天的读音是shàn,意思是“篱栅”,即“篱笆”;2、测戟切,折合今天的读音是cè,意思是“村栅”;3、楚革切,折合今天的读音也是cè,意思是“竖木立栅”。
这3个意义其实没有区别,都是“栅栏、篱笆”的意思,但读音却不同。《说文解字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