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0月20日电 题:安徽歙县古城“非遗”夜市再现“徽府盛景”
作者 刘浩
徽墨、歙砚、毛豆腐等招牌依次排开……走进安徽歙县徽州府衙广场,近百种“非遗”摊位和节目集中展示,成为圈粉游客的“夜场靓仔”。
歙县是中国古代徽州府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近年来,该县经过持续不断地挖掘、整理,歙县的“非遗”普查项目已有452项,其中徽墨、歙砚、徽派盆景等6项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叠罗汉、跳钟馗、徽派版画等18项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每周六傍晚,歙县许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拖着箱子,提着包裹,陆续走进徽州府衙广场,找到各自的摊位后,开始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
“徽墨制作有点烟、刻模、描金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出来的墨,具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在摊位前,一边摆出黝黑的墨条,一边向围观的游客介绍徽墨的工艺工序。
“品类繁多,各具特色,许多古老的‘非遗’产品都是第一次见。”上海游客吴先生一手拎着黄山毛峰、歙砚等刚购买的礼物,一手拿起徽州挞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