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路上 鸟类为何弄丢了一侧卵巢
在早白垩世期间,鸟类在演化中发生了一系列特征改变,中间的许多关键性环节现在仍然是谜,比如为什么恐龙有两侧卵巢和输卵管,鸟类却只有左侧卵巢及输卵管。
本报记者 李 禾
当鸟从恐龙演化而来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继2013年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之后,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团队于《生物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鸟类软组织化石能长时间保存,右侧输卵管和卵巢的退失可能发生在恐龙向鸟类过渡的阶段。
早白垩世距今约1.2亿年,这期间发生了从恐龙到鸟类的一系列演化事件。与恐龙相比,演化而来的鸟类一系列关键特征发生改变,生殖器官就是其中之一。有标本显示,雌性恐龙和现在的爬行类动物相似,仍保存两侧的卵巢及输卵管,但现生鸟类的雌鸟仅保留了左侧的卵巢及输卵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鸟类丢失了一侧的卵巢及输卵管?这与适应飞行需要的体重减轻有关吗?
中空骨架和尾综骨等结构演化还存谜
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临沂大学教授郑晓廷团队一直与周忠和团队进行早期鸟类演化的合作研究。郑晓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与鸟类关系最近的恐龙像鳄鱼一样,具有两个功能性卵巢和输卵管。但在早白垩世的热河鸟以及反鸟类标本中,研究者发现早期鸟类只保留了左侧卵巢,进而推测鸟类右侧卵巢的退化可能发生在恐龙向鸟类过渡的阶段,很可能与适应飞行需要的体重减轻有关。
“对于鸟类来说,为更有利于飞行,它们在演化中总是最大限度减轻体重。”郑晓廷说,“体现鸟类体重减轻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骨骼简化愈合,还有,鸟类的骨骼都是中空形态的,这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
鸟类独有的中空骨架是有效降低体重的最直接方式,会飞的鸟类骨骼又细又长,中空且没有骨髓,骨架仅占身体体重的5%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