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敦煌”火起来背后,是博物馆文创思维全面“上新”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的“云游敦煌”小程序新近推出了系列动画剧,迅速“圈粉”无数。 (手机截图)
■时下,多家博物馆开始“借梯登高”,与互联网企业联手布局文创。仅仅与腾讯合作的国内文博机构,就包括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陵博物馆等,多种数字化产品已经推出。“新文创”绝非简单把文化进行数字化或网络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将把数字文化带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阶段
■本报首席记者 范昕
博物馆文创正迎来数字变革。疫情袭来的这些日子,登上“云”端的博物馆数字文创火了。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仅10天,总访问量即突破500万。它所内嵌的“今日画语”“敦煌诗巾”“为壁画填色”等多个板块,无不让宅在家中的人们动动手指便乐此不疲。近日,这款小程序更凭借“上新”的系列动画剧进一步引爆流量,“圈粉”无数。“壁画活了,仿佛回到那个久远的盛世!”“从来不知道敦煌可以这么美!”……网友们纷纷留言感叹。
动起来、游戏化、交互感强、个性化定制……从时下热门的博物馆数字文创中,能够提炼出这样一连串关键词。在文博界专家看来,转换思维、从互联网领域汲取营养,形成了一套新鲜的文创思维逻辑。而在深谙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士眼中,激活传统文化IP所采用的新兴技术本身不足为奇,稀奇的是IP的故事内核,传统文化意涵本身。这样的对比是富于启示的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