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棚:艺术设计与建筑功能融合的典范
2021-03-30 12:31:23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红色记忆】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冠合

   1959年国庆前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庆招待会在崭新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当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宴会厅那一刻,全场照明设备同时开启,金碧辉煌的宴会厅神话般地呈现在5000人眼前。那令人难忘的场面永远定格于全体在场者的心中。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棚设计灵感来自敦煌莫高窟(第31窟)的藻井图案。当年的设计者是一位来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年轻女教师——常沙娜。她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12岁时便跟随父亲走进了茫茫沙漠。她一生钟情于传统艺术和敦煌文化,被誉为“沙漠之花”。

   1958年下半年,27岁的常沙娜被分配到人民大会堂装饰设计组。她为大会堂宴会厅顶棚构思了一个带有唐代敦煌风格,呈中心放射状的莲花瓣纹样的创意稿。可当常沙娜第一次带着自己设计好的图纸,去请人民大会堂总设计师张镈看时,这位建筑大师马上提醒道:“沙娜,这样只设计花瓣不行,你得将照明和通风系统组织到里面。”当以上问题解决后,又发现外围的光源连不上,张镈提示她:“你把这些点光源引出来,再连起来。”她立刻明白了,就将外围的小花设计为成串的一圈点光源,呈优美的项链状。张镈看到新方案后高兴地说:“你看这样多好,把整体装饰效果与建筑功能需求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人民大会堂的装饰设计组长由工艺美术家奚小彭担任。他对设计要求非常严格。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年代,设计者都是先手绘1:50的图纸,凡经他敲定的设计稿,常沙娜都需要马上在硫酸纸上画成1:5或1:1的大样图,包括详细剖面图,然后迅速交付进入施工。今天,当我们面对着那些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珍藏的常沙娜所绘的大样图,会发现每张都堪称艺术品。

   60多年来,常沙娜所设计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棚,早已成为人民大会堂装饰设计中的典范,成为这座东方会客厅历次盛宴与庆典中不变的见证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5日 05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