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安徽肥西县:灾后自救降损失,飞播富硒促增收
2020-09-08 19:16:47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连片稻田波浪宽,风吹稻花香山南"。9月4日上午,在位于安徽肥西县山南镇万丰稻田龙虾生态养殖合作社产业园里,已进入灌浆期的700多亩稻田绿黄相间,稻筒粗壮。在兴庄村富硒稻产业园内,无人机空中盘旋,正在进行富硒肥喷施作业,听着乐耳的蜂鸣声,站在一边的合作社负责人孙先富喜上眉稍。

9月4日上午,无人机在兴庄村稻虾田里进行富硒肥喷施作业

不到3小时,400余亩富硒稻田已全部喷施完工

今年7月,肥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这家合作社虽地处丘陵,但仍未能幸免。"有350多亩稻田泡在水中,当时稻秧全变成了白色",一直在合作里务工的山南镇兴庄村民郭一堂说。

合作社立即动用全部人力,昼夜排水,"对受灾的稻田进行了后期补种,虽然要比往年推迟约10天收割,但好在对产量影响不大,重新投放的小龙虾苗也为明年生产打下了基础",孙先富说。

风吹稻花香山南

肥西县万丰稻田龙虾生态养殖合作社是肥西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社的成员单位,成立于2017年,建设的产业园横跨山南镇小井庄和兴庄两个行政村,主要从事稻虾共养和富硒大米生产,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除每年给村民带来3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外,还带动了周边290余户农民从事稻虾种养,有6位贫困户在合作社里务工。"大忙季节每天50人上工,一人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66岁的兴庄村大园墙村民组卫先传说。

孙先富指着镇上立在路边的宣传牌子,他的兴庄富硒产业园就在上面

合作社里的再生稻也开始出穗了

2017年,合作社产品注册了浮顶山牌商标,特别是富硒米在市场上十分俏销。孙先富给我们算了笔帐,采用无人机喷施,400亩稻田不到3个小时就能全部喷施结束。除去成本,一亩田能有6300元左右的净收入。(周本华)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