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董周乡闫河村王庄组的郭新义,今年已经63岁了。本应含饴弄孙的花甲之年,他却因为给妻子治病而走上了灵芝种植的道路。为了种植灵芝,他借遍亲友;遭受了右手五指被刀具割断,留下终身残疾的痛楚;还有不被亲人理解支持的苦闷。但是,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刻苦钻研,终于成功地实现了大规模种植灵芝,并将灵芝孢子粉打开了销路,成为当地的创业明星,带富乡邻,造福一方。
灵芝种植基地
8月8日,在闫河村郭新义的康力加灵芝种植基地里,我们看到一排排黑色遮阳棚下的塑料大棚,里面的灵芝都已经进入了弹粉期。揭开覆盖的塑料薄膜,可以看到灵芝菌盖的表面,还有地上铺设的塑料薄膜上,全是厚厚的棕红色灵芝孢子粉,向远处望去,则显得雾气腾腾,那是灵芝的孢子向空中弹射的状态,非常壮观。
正在弹粉的灵芝
说起自己种植灵芝的缘由,郭新义称是给妻子看病引发的。
2014年6月,郭新义的爱人由于耳膜发炎就治,随后又诊断出脑梗,在医院前后住了9个月都没有好转。看到自己的爱人受尽磨难,头发全白且几乎掉光,身体衰弱到几乎无法独立行走的样子,郭新义心痛不已。在治疗的同时,辅助服用灵芝孢子粉,后来妻子的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又连续服用了八个月,郭新义的妻子彻底康复,如今头发茂密润泽,身体机能如常,还可以照看孙子做家务。
郭新义在向客户介绍产品
庆幸老伴儿重新恢复健康之余,郭新义就开始研究灵芝的种植方法,希望自己也可以种植成功,造福更多的人。人常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况且原来郭新义从来没有接触过食用菌种植,但是他毅然决然地从头学起,钻研灵芝的种植方法。他除了向书本请教,还到附近几家灵芝种植专业户那里参观学习,而且还高薪请了一个技术员驻场指导。
丰收在望的灵芝
“我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研究人家的成功经验,我是研究别人的失败教训。”郭新义说,要是能弄清楚别人为什么失败了,自己干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但是,真轮到自己干的时候,还是遭遇了不小的打击和挫折。
2016年春天,郭新义开始了筹备灵芝种植的事业。他借钱租赁了十几亩地,聘请了技术员,搭建了十来个简易的大棚,购买了木料。谁知道在冬天里,加工原木基料时,就出了事故。
郭新义向来访者讲述自己被切掉手指的经过
当时,因为切割木料的电锯有故障,郭新义就上去检查,当右手捏住皮带时,突然被机器的惯性带进刀口下,五根手指都被齐刷刷地切掉了。
郭新义说“筋都抽出来了,最后转到郑州的解放军九八八医院治疗。”
打击一个连着一个。后来又发生了一个工人大拇指被刀具切断,治疗和赔付的钱都是借来的。
2018年深秋,一场大风把正在弹粉期的一批大棚吹飞,2000多斤灵芝孢子粉被吹走,眼看着的大获丰收变成了功败垂成,损失巨大。随后又发生了技术员离开等事件。
疫情期间捐赠灵芝孢子粉
很多人都认为郭新义不可能成功,即使种植成功了,没销路,到时候更是负债累累,等着看他笑话。家人也劝他放弃,甚至以长时间不给他做饭来逼迫他放弃,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郭新义要种植灵芝的信念。
2019年,郭新义种植的灵芝终于获得了大丰收,也逐渐靠口碑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客户,这些客户口口相传,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他扩大种植规模,简易大棚发展到了60座,政府更是投资70多万元,为他搭建了28座高标准的恒温恒湿大棚,租赁给他使用,以帮助他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将其评为创业先进典型,奖励现金1万元。
客户“称颂”郭新义的书法作品
“鲁山县本来就是食用菌种植大县,我的灵芝种植场成功了,可以带动鲁山县更多人发展灵芝种植,也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郭新义说,在政府的支持下,今年他的创业劲头更足了。
郭新义取得成功后,积极回馈社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期间,他向卫生系统捐出了100斤灵芝孢子粉助力抗击疫情。在农民工的使用上,虽然暂时资金困难,但是仍然努力做到当天结算,并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一个女工每天的工资在12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