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千年古塔修缮滞后面临倒塌 当地回应下个月完成修缮方案
2020-04-25 09:08:38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近日,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武安州白塔,这一千年辽代古建筑因长期得不到修缮面临倒塌。4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作出回应:已明确下个月完成修缮方案,立即启动白塔修缮工程。

  据媒体此前报道,武安州塔裂开至少18道黑缝,生出100多个黑孔,塔身倾斜,不时有砖块坠下。当地干部透露,早在2013年就已经提交了修缮计划,但7年来维修工作始终在“纸上”来回打转,迟迟不见修缮。

  千年白塔价值极高却破损严重

  实际上,多年来武安州白塔破损情况严重。记者查询发现,来自辽宁美术馆、辽宁省文物局以及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的三名专家曾于2014年发表《武安州塔形制及建筑年代考》一文,文中提及武安州塔塔顶、塔座、塔身等多处部分残损。

  这篇文章作者介绍,武安州塔由塔台、塔座、塔身、密檐等四部分组成。塔顶及塔刹部分残损缺失,天宫裸露;塔座外部残损;塔身面砖大部分脱落,仅有西南和东南两个隅面残存少部分面砖;一层大檐已经脱落,仅能看到出檐残痕及角梁孔洞。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上世纪中期时,塔座尚较完整。文章还分析了塔座遭到破坏的原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村民到塔上取砖修建兔舍,塔座外部青砖被大量盗拆。

  武安州白塔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2013 年,武安州塔与武安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文章总结,武安州塔内部为始建于辽代中期的八角空心式塔,是目前传统辽地仅存的辽代中期修建的砖塔;武安州塔塔身三正面采用穹顶式佛龛的建筑手法,为现存辽塔中唯一的建筑实例。武安州塔展现了辽代中期至金代中期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是研究辽金时期砖塔建筑艺术演变的最好实例,对研究辽金时期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提交修缮计划多年没有实质进展

  早在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就已得到修缮武安州塔的批复。记者在国家文物局网站看到,2016年8月,国家文物局曾发布《关于武安州遗址——武安州塔保护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表示原则同意武安州塔保护加固工程立项。

  此外,批复还提出在编制工程技术方案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问题。比如,开展相关历史图像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为方案编制提供依据;重点评估塔基、塔身等不同部位的倾斜程度和稳定性,并查明原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加固措施;应对残损较严重的塔身墙砖、塔檐和塔顶构件进行适当修补,明确修补的标准和范围,避免大规模替换而导致修葺一新的效果。

  批复明确,请内蒙古文物局组织专业机构根据相关意见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的有关规定,编制工程技术方案,委托或组织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进行方案技术评审,并依据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进行审批;请文物局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切实加强武安州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做好日常巡查和看护,确保遗址安全。

  当地回应下个月完成修缮方案

  但时至今日,武安州塔还未得到及时修缮。对此,4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通过官方渠道公开回应表示,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媒体报道的赤峰市敖汉旗武安州辽代白塔修缮滞后存在损毁的情况。4月12日至14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为该塔的修缮保护事宜专门委派工作组到敖汉旗,召开现场办公会,共同商讨针对性修缮措施,已明确搭设脚手架,对面砖脱离等病害进行排查,采取临时稳固等措施保护白塔,并已明确下个月完成修缮方案,立即启动白塔修缮工程。

  据悉,针对修缮方案,内蒙古文物局将立即启动专家评审工作,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原则,树立科学的文物保护理念,完善修缮方案、确定技术路线、明确修缮措施、启动修缮工程,积极筹措安排专项修缮资金,为武安州辽代白塔修缮提供资金支持。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