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袁蕙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援鄂医疗队员回家仪式上,由仁济医院主编,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首发。《查医生援鄂日记》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的抗疫日记。
查琼芳医生,仁济医院供图
记者注意到,这部《日记》揭开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码。
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启程,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查琼芳医生作为这支队伍里交大医学院系统唯一的女医生,在紧张繁忙的援助工作之余,每天发回一段日记,以抗疫一线医生的视角记录大疫之下的举国之战。
据悉,査琼芳所在的援鄂医疗队也是迄今上海最早出发、援鄂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是最少有成熟经验参考、早期最缺防护物资和防护条件的一批人员,同时也是拯救最危重病患的一群勇士。从除夕到3月31日,查医生日记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记。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为此书撰写了《序》。他写道:查医生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两个多月来,我在感动、担忧甚至哽咽中为数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援鄂医疗队送行,更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在湖北、武汉“玩命”的援鄂战友,那种“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可歌可泣!
《査医生援鄂日记》定样,仁济医院供图
陈国强说,《查医生援鄂日记》通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就是这些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货车司机、公交司机、志愿者司机、快递员普通人的日常,一点一滴拼出了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线图。”
据悉,查医生的日记在受到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出版社的目光。本书的越南语的版权已经输出并启动翻译工作,将于近期出版;泰语版等其他语种版权亦在洽谈中。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