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帮扶贫困人口,简单化为送钱、送物;上级动员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国有企业员工,捐款捐物,每逢春节,将这些款物送到困难户家里,名曰送温暖。有的单位规定定点挂钩几个贫困户,规定每年几次走访贫困户,到期帮扶单位带款物到帮扶对象家里,放下款物走人。还有部门把钱按人头发放,钱发完了就算完成扶贫任务。结果造成贫困户座家等、靠、要的思想,形成了“扶贫”的怪圈。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保证扶贫扶在根上、扶在点上。只有帮助贫困户具有持续而稳定的收入,才能真正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因此扶贫必须实现由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的转变。
定远县朱湾镇三个贫困村地区资源匮乏、便想方设法利用村集体荒地及废旧校园空地发展太阳能发电,增加集体经济。开发占用集体土地的经济补偿为切入点,将太阳能发电补偿费折股量化,设立集体股权,并按股权比例逐年分配项目收益。补偿方式引入了资产收益的长效机制,让原住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口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贫困人口增收实现了有机结合;是精准扶贫的制度保障。
(作者:李宇翔、李明春)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