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刘若英告诉你,乌镇的年味是什么?
2020-01-13 14:36:17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余冰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自2003年电视剧《似水年华》结缘,乌镇便成为刘若英的“第二故乡”。在这个岁末,刘若英再次“回家”,过起了乌镇的大年。

  赶集采购年货是乌镇人筹备新年的第一道序曲,而乌镇的年货市集在水上。乌镇水网发达,历史上以水为道船为车,很多交易都在水上进行。最早农户们把自产的农产品装在船只里,在西市河上叫卖,久而久之便在这里设立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水上集市因此而来。刘若英在体验过乌镇早市后感叹:“我喜欢清晨的乌镇,因为这里有生活本来的样子。”

  新年期间,集市上的货物相比平日早市更丰盛:新酿的醇香乌酒、腌制好的腊味、自家晒制的杭白菊......年货集市旁边是乌镇过大年特设的好味小吃摊,象征“旗开得胜”的定胜糕、“红红火火”的桔红糕等。这些过年必吃小食,为的是给新年讨一个好口彩。

  除了水上年货集市,令刘若英印象深刻的还有乌镇长街宴。四方桌沿着老街一字排开,认识不认识的游客毗邻而坐,互相说着自己来自天南海北的某个省市,彼此道一句“新年好”,方桌上摆着江南特色年菜,紫铜暖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长街宴之后,大家便一起热热闹闹地提灯走桥,传递新年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西栅景区500米开外的乌村是刘若英每次回乌镇必去的地方。在乌村下地采摘、亲手烹饪、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刘若英说,乌村让她看见了大地本来的样子,完成了“能有一块地,种上自己的菜,吃上自己的菜”的梦想。

  虽然年货食物可在超市随处获取,乌村人还是习惯亲手制作。这边大爷们打年糕的号子声震天,一锤一打间,年糕变得又软又糯,香味顺着空气蔓延了半个村庄,生活工作年年高的寓意却被镶嵌进了年糕团子里;另一边阿姨们则在熟练地炒制糯米锅巴,她们叫它镬糍。春节期间,村里人会用镬糍茶来招待客人,镬糍碎成小块,加入白糖,用热水冲泡成甜甜的镬糍茶,是欢迎来客的重要礼节。

  在年味变淡的今天,乌镇依旧致力于传承和复兴传统文化与习俗,在农历旧岁的记事本即将合上之际,热热闹闹地“述往昔,盼来年”。对于刘若英而言,在乌镇过大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团圆——和有故事的人在一起,回到有故事的地方。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