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艺)“凡是国宝,都要争取”,记录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的往来信札,如今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天下午,信札捐赠划拨仪式暨入藏纪念展在京开幕。
开幕式现场 张艺/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成为全世界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大量珍贵文物由大陆运至香港,为避免文物流亡海外的情景复现,国家开展一系列工作,争取国宝“归来”。
这些信札包括1952年至1958年间,郑振铎先生等与“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成员之间的往来信件、电报存根等共计166页,涉及收购小组成立、文物收购原则、真伪鉴定、资金筹措等内容。中秋伯远帖、潇湘五牛等国之重器因此重回祖国怀抱,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之路自此开启。
郑振铎致徐伯郊信札 国家文物局供图
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获悉这批信札即将在香港拍卖,遂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德公司”)联系。嘉德公司为抢救保护信札不致再度流散,主动斥资竞购,并无偿捐献给国家文物局。“这是历史的大结局、大归属”, 嘉德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在仪式上说。
抢救流散香港文物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文物真伪、经费紧张、海外竞争、政治形势等考验。“以郑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为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工作付出了巨大心力,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为做好信札的保护研究与展示利用工作,国家文物局将这批信札整体划拨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永久馆藏,与“西谛藏书”“木音信札”合璧收藏。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从信札中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伊始,虽然国力维艰、百废待兴,党和政府仍将保护珍贵文物、遏制文物流失摆上了重要议程。
据悉,此次纪念展首次向社会公开这批珍贵史料,展期从今日至2020年2月26日,公众可以前往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展厅参观。
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往来信札入藏纪念展 张艺/摄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