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吴晓东)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联合主办的“多屏共生融合发展峰会暨《视界的革命》新书发布会”近日在京举办。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就全面视频化的媒体生态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应对视频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两大议题展开讨论。
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和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联合出版的《视界的革命》,将中国视频媒体的发展放在对人类文明巨大影响的大背景下考察,以60余万字的篇幅,通过海量的权威大数据和严谨科学的分析归纳,为大视频领域的管理者、参与者及在校师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启示。
作为《视界的革命》的执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海潮为在场嘉宾分享了视频产业的复合用户总规模、内容生产总规模、内容投资总规模、播出与收视总规模、产业总收入等极具研究价值的市场数据,并介绍了《视界的革命》一书的主要研究发现:
当前社会,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传播形式;网络视频用户中,青年群体占比较大,是最活跃的用户形象之一;移动视频媒体应用次数最广泛,其中短视频的互动率最高。
张海潮介绍,《视界的革命》一书以开阔的视野、翔实的论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结合故事化、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真实描绘了我国电影、电视、网络、移动、户外五大视频媒介内容生产、播出收视、用户市场、产业市场的立体画像,构成了中国视频产业的全景全貌。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视频生产呈现出增速的模式。其中,在整个新闻融合的传播过程中,短视频是省级台布局的一个重点。”CSM媒介研究董事、总经理丁迈从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等方面,与嘉宾分享了CSM媒介研究对于中国视频文创产业的观察,并深度解读了视频文创产业发展指标评估体系。CSM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之邀,全程参与了视频文创产业发展指标评估体系的建构、数据计算和报告撰写等工作。这套指标体系不仅是动态反映视频文创行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也是洞察产业发展优势及空间的风向标。
在话题讨论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总结了论坛中的三个关键词:内容、用户、连接,“如果传统媒体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做到符合未来的媒介发展趋势,是有未来的”。
“当下视频行业正处于视频碎片化的时代,以视频为中心的全面改革,应该是以视频或者可视化为核心的全息融合的能力。”针对当下中国视频媒体产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曾祥敏表示,技术在变、形态在变,但作为新闻记者和传媒人,对新闻发现的能力没有变,脚底板下出新闻的笨功夫没有变,以人文为核心的报道理念、讲故事为载体的叙事方式没有变。
(文化副刊部编辑)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