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巨野法院永丰法庭杨大姐调解工作室,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实现矛盾纠纷诉前分流,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审判工作有机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一、推动多元化解纷机制因地制宜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社会发展到今天,城乡化解纠纷的基础仍存在较大差异。因地制宜,随时变通,发挥人民法庭贴近群众的优势,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三级融合,法庭指导”的乡镇纠纷解决模式。在辖区的镇、村设立矛盾调处中心。各点均配有特约调解员,若发现矛盾,先由村长、书记调解,调处不成的由特约调解员再次调解。同时主动发挥法庭的推动、引领、保障作用,努力做到“隐患不出村,纠纷分级调,案件庭前调”。通过这种“村镇先调,法庭兜底”模式,大部分传统民事纠纷化解诉前,法庭受案因此得以下降。
第二、探索两个“一站”改革新模式促进诉调对接
法庭集中开展诉前调解、诉调对接,规范诉讼案件的送达、开庭、判决、财产交接等各项工作,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调解工作室当场进行调处。如原告张某某诉刘某某离婚一案,双方2004年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两个孩子,因家庭琐事引起纠纷要求离婚。调解工作室的干警在诉前进行了耐心的调解,通过亲情、孩子、经济利益等多种方式,两个小时后终于使双方重归于好。多起案件在诉前阶段化解。对于调解不成的立即立案转入诉讼程序,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减轻诉累。诉讼期间工作室由专职调解员继续跟进,很多案件在诉讼中间化解。如原告夏某某诉某学校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经过法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化解。原被告双方当庭履行了所达成地协议。至此,又一起案件得以案结事了。调解不成的,由于前期所做工作已经履清了案情,了解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后期审理案件更为轻松,为案件的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运用线上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创新“枫桥经验”
当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上化解矛盾是对“枫桥经验”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可以方便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在线调解,还能实现当事人在线咨询、预约调解、申请司法确认。法庭杨大姐调解工作室积极运用这一平台,多起案件得以“一网解纷、电话解纷”。如原告崔某诉刘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法院委派调解工作室专职调解员先行诉前调解,由于纸质卷宗还未到法庭,调解员分别运用手机上的在线平台与当事人进行了电话联系,很快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在线进行了司法确认、解决了纠纷。线上矛盾纠纷多元化平台与法院办案无缝对接,将网上或准备立案的案件推到平台,进行诉前化解,调解成功的可以在线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自动回转审判系统进行立案,从而形成化解纠纷整体合力。也将“枫桥经验”从“小事不出村”升级到了“解纷不出户”。
庭长刘建民这样说:“永丰法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重视创新诉前调解多元机制化解矛盾,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而且从源头上加强预防,让大量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也促使诉讼案件得以高效、快捷了结。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