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东莞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科技信息总工程师莫杰东作为主发布人通报了东莞公安机关智慧新警务建设工作情况及成效。
2019年,全市公安机关对标一流,抓统筹、强基础、补短板,着力构建“智慧新警务”,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大支持下,明确全市公安机关用三年时间(2018年-2020年)打造“全域感知、数据驱动、深度智能、移动协同”的“科技护城墙”,让警务运作更高效、让打击防控更精准、让民生服务更智慧、让群众生活更安全。
深化基础数据采集获取,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科技护城墙建设,数据是基础。为了解决“基础数据不明”这个困扰东莞社会治理的瓶颈问题,市公安局高位谋划开展“二标四实”(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全市范围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掌握了东莞实有人口数、实有房屋、单位、设施等基础信息,将这些数据清理入库,并共享给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使用,实现部门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统筹各个区域的公共资源,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服务于每个市民。
市公安局还积极推动与市政府其他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目前共享基础数据3000万条,获取数据8.8亿条;大力拓展社会行业数据来源渠道,采集社会行业数据8亿条。目前,市公安局数据中心共汇聚静态数据328亿条,同比2017年(68亿)增长了4.8倍;视频、卡口前端感知网动态数据2942亿条,同比2017年(38亿)增长了76倍。
织密前端感知网,打造智能感知体系
针对之前东莞市视频前端数量小、种类少等问题,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一、二类视频点建设和联网工作。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一、二类点共达到9.9万多路,其中一类视频点3万多路,是2017年(1.1万多路)的近3倍,二类视频点6.9万多路,是2017年(1.2万多路)的5.5倍。
打造了以人为核心的智能感知体系。积极推进动态人脸、视频结构化、“慧眼”小视频等视频智能化建设与应用。截止今年10月底,建设了动态人脸4210路;视频结构化4185路;“慧眼”小视频6.5万路。
构筑了以车为要素的立体防控网络。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电子警察、村居、加油站、高速公路、治安等卡口建设联网数量3662路,是2017年(371路)的近10倍。实现了全市电子警察和智能停车场全联网,年底前将实现全市加油站和村居卡口全覆盖。
创新建设“慧眼”小视频,全方位协助公安机关侦查
作为一、二类视频的延伸和补充,“慧眼”由运营商在沿街商铺、村居小区、机关单位、工厂企业等重点场所推广安的,装具有实时监控录像功能的摄像机,用户只需支付每月不到百元的月租就能直接使用。与一般的商业视频监控不同,除了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客户端进行实时监控和视频调阅外。“慧眼”与公安后台联网,一旦有案事件发生,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慧眼”快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目前,“慧眼”小视频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慧眼”小视频很好的弥补了原有视频监控的盲点,在找回失踪人口,快侦快破案件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今年9月22日,大朗镇一名小孩因为与家里赌气出走失踪,家人很着急,于是报警,民警就是通过安装在村口的“慧眼”小视频判断孩子没有离开村子,坚持在村内寻找,最后终于在离家约1公里外的空地找到了孩子。11月10日,常平土塘村一水果摊发生一宗抢夺案,民警也是通过附近一工厂安装的“慧眼”小视频发现了案件关键线索,不到24小时就抓到了嫌疑人。该工厂负责人听说其安装的“慧眼”协助公安机关破案帮助了事主后,表示:实实在在的效果远比任何嘴上说的都强!
科技护城墙成效初显,形成新警务指挥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东莞科技护城墙已基本成型,东莞智慧新警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警务运作更高效,群众更有幸福感。作为“智慧新指挥”的试点地市之一,东莞市公安局通过建设新的情报指挥系统,支撑形成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反应快速的新警务指挥模式。二是打击防控更精准,群众更有安全感。依托强大的基础数据库和联合情报作战应用平台,市公安局成立了东莞市公安局联合情报作战中心,为各警种、各部门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情报支撑服务,“快研判、快破案、快挽损”成为东莞公安招牌动作,打击工作渐成体系,全局整体打防管控的工作效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三是民生服务更智慧,群众更有获得感。过去,广大市民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需要到公安机关实体政务大厅业务窗口,部分群众特别是上班族要耗时费力才能把事办成。现在,市公安局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服务,致力打造智慧型公安政务服务模式。通过数据共享,让人与“公共服务”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全面连接,通过“机器换人”打造全天候自助服务厅。
接下来,市公安局将继续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将科技护城墙打造的更坚实,更牢固,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刘献兵、丘云、市公安局宣)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