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明光市农村电商见闻(一) 打通农村电商“任督二脉”
2019-11-20 13:37:56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我们过去是在工业园办公,今年3月搬到了明光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与物流直接对接,车就在门口,发货及时方便,今年‘双11’交易额增长30%, 11日一天的销售额就有150万元。”明光市维宣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锐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说。在他们的仓储配送中心,满满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塑料浴盆等待发货,连行走的通道都显得有些拥挤。

物流,是商贸的血脉,更是电子商务的基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就好比农村电商的“任督二脉”。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高效能建成物流配送中心,高规格建设重点镇电商服务中心,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了充沛动力。 

整合资源物流降本增效

11月12日至14日,国际商报记者对明光市农村电商进行了走访,并参加了14日在明光市召开的滁州市农村电商优化提升(民生工程)现场会。现场会上,记者跟随滁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飞、明光市副市长刘静以及滁州各县(市)区商务局局长等观摩团走进了明光市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这里各类包裹堆积如山,工作人员挥汗奋战,分拣仓库内一辆辆配送车排列整齐,仓库外运输车车流不息。

在明光市邮政仓储配送中心,中国邮政明光分公司EMS负责人周南宁亲自上阵,正在分拣快件。据她介绍,她负责明光EMS已经十几年了,以前的场地十分狭小施展不开手脚,现在搬到物流中心,不仅业务量成倍增长,这里敞亮干起活来也舒心。

“这两天‘双11’太忙了,12日就往外送件16000件,往内派件8000件,13日估计总量3万件,去年高峰期才4000件。你看这里的车都满了,在等加班车赶过来。”周南宁乐呵呵地说。

据明光市商务局局长朱其昊介绍,明光市引入中国邮政投资成立明光广大物流城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明光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于2018年开工,今年2月投入运营,中心集货物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分拣、配送及配套服务为一体,邮政、中通、韵达、圆通、申通、天天、百世等8家知名快递企业及5家大型电商企业集聚入驻抱团发展,成立物流快递联盟,整合优化物流资源,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目前配送中心日快递量已超过6万件,江、浙、沪实现次日到达,乡镇快递实现当日到达,部分乡镇实现日2次送达。

“以前是各家快递公司各跑各的,装的不满也要送,过去5家快递公司,派送可能需要8辆车,现在菜鸟物流与四通一达合作,成立明光市天世达供应链有限公司,统一调配资源,可能5辆车就能送走了,解决了空载率;过去一家快递公司一天可能只能接1000单,2000单就接不下了,现在也可以放心接单了。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整合了各方资源,成本实质性下降30%左右,同时节约了至少2个小时配送时间。”朱其昊介绍说。

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为电商企业的集聚发展带来了福音。在朱其昊和明光广大物流城有限公司负责人傅世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物流仓储中心内的明光市宾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仓储厂房里满满堆放着各类等待发货的五金商品,仓库内包装工作人员正在快速包装,运输车停门口,装运工作人员直接将包装好的包裹装车。傅世军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说:“这个仓储中心二楼是一些小一点的电商企业,孵化成长达到一定规模,对仓储物流需求大,就会搬到一楼,隔壁的永春商贸公司是一家家庭饰品企业,达到规模后搬到这里的。”

“我们整个电商物流中心用地300亩,实际用地270多亩,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物业结构,我们都可以针对性定制服务。”傅世军说。 

物流下沉助力农产品上行

结合民生工程电商优化升级工作,明光市在4个省级电商示范镇共投入1050万元建设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在女山湖镇,电商服务中心结合镇域丰富的水产和旅游资源,建成O2O线下体验馆,通过与旅行社合作,网销大闸蟹、芡实、菱角等水产品,交易额达460.5万元。在女山湖镇,女山湖水产协会会长樊付维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他个人一年销售额五六百万元,网上销售已经占到了30%-40%。

“过去我是渔民,在渔船上风吹日晒很辛苦,收入也不高,现在创业还算可以了。你看看这个一公一母两只螃蟹配对,每只大概有四五两重。去年一斤100多元,今年价格下降了一些,一斤90元左右。”被晒得黝黑的樊付维指着水箱里的螃蟹对国际商报记者说。

从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到镇域电商服务中心,明光市探索将农村电商的物流脉络下沉,一方面依托“村淘”发挥工业品下乡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镇域电商服务中心增强农产品上行的能力。在管店镇新管村的多肉种植基地,返乡创业青年朱瑞冬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他姐姐在杭州就从事多肉植物网上销售,启发了他,通过学习,他已经掌握了专业培育技术,现在自己培育品种,并在网上销售,目前已经建成了20个大棚。

“明光市的政策环境很好,有什么政策都能优先考虑到我们这些电商创业者,过去是自己想办法接洽物流,现在建起了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我现在就肩负管店镇新管村电商服务站工作,不仅自己发货方便,还为村民做一些便民服务。”朱瑞冬对创业充满了信心,他指着一株还未长成的多肉植物对国际商报记者说:“这些多肉植物只要品相好,在网上非常受欢迎,你看这盆,现在卖就是一两块钱,如果长大了造型好,可以卖20元。”

阳光透过大棚薄膜投射到刚刚浇过水的多肉植物上,水珠晶莹剔透,肥硕可爱的多肉植物绽放出多彩的光芒……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