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刺绣传承人韦清花为澳门艺术家介绍侗族织绣技艺。本报驻广西记者郭凯倩文/图“请你不忘三江水,请你记住侗乡情……”夜幕下,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冠洞侗寨渐渐褪去白日的喧嚣。柔【详细】
2019-11-09 14:39:40
本报驻广东记者谭志红“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11月1日至2日,55个表演项目、8辆彩车从广东省佛山市祖庙牌坊广场出发北行,沿着3.5公里的线路行进,灯色、车色、景色、马色、水色、【详细】
2019-11-07 09:24:05
10月30日,翼城县中小学生参加第三届翼城花鼓大赛。胡波摄本报驻山西记者杨渊 郭志清“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一时不听花鼓声,凉水盆里着了火。”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是花鼓之乡,国家【详细】
2019-11-07 09:24:05
10月13日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的定制展览□□马胜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要保护传承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详细】
2019-11-06 11:12:09
这是10月29日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拍摄的“联谊亭”内部结构。新华社发(内迪姆【详细】
2019-11-06 11:12:06
黄崖关长城2016年11月3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中国长城保护报告》;2019年1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规划核心是长城价值的保护展示。根【详细】
2019-11-06 11:12:06
花鼓戏《洄水湾》剧照张玲摄本报讯 (驻湖南记者张玲)10月18日至20日,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花鼓戏《洄水湾》在湖南戏曲演出中心连演3场。花鼓戏《洄水湾》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详细】
2019-11-06 11:12:04
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20年后的今天,甲骨文的价值愈发受到珍视,甲骨学研究借助前沿科技步入了新阶段,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甲骨也以表情包、书法课【详细】
2019-11-06 11:12:04
杂技剧《丝路彩虹》剧照秦毅摄本报讯 (驻陕西记者秦毅)10月31日,“光荣与梦想【详细】
2019-11-06 11:12:00
11月1日,在意大利罗马,演员在“相约千年【详细】
2019-11-06 11:12:00
本报讯 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生根》近日登陆全国院线热映。该片故事发生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相关情节根据兰州市政协常委丁目迪在甘南州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艺术化地再现了汉、藏、回等民族在【详细】
2019-11-01 17:19:23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应妮)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创作排演的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将于11月5日登陆国家大剧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到9月,该剧刚刚完成了在美国四城的交流巡演,获【详细】
2019-11-01 17:19:20
这是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现场(10月31日摄)。10月31日晚,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第七季演出在位于拉萨市次角林村的文成公主剧场圆满收官,今年演出共计189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取【详细】
2019-11-01 17:19:20
光明网讯(记者赵艳艳)提到国际时装周,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T台?潮牌?俊男靓女?然而,10月27日上午,一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身着满绣旗袍的中国大妈亮相WPMMC纳兰红高订专场大秀现场,打破【详细】
2019-11-01 10:09:00
10月29日,王家笙第五代传承人王俊伟在指导徒弟排列笙管。近年来,河北景县王家笙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到现在已经传承到了第六代。因王家笙工艺精湛、音色纯正,被中央音乐学院等20多个音乐院系【详细】
2019-11-01 10:08:57
中新社西宁10月30日电题:青海持续抢救少数民族各类古籍口传“遗珍”成重点中新社记者张添福位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多民族聚居,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重要干线,遗留下卷帙浩繁的书面文【详细】
2019-11-01 10:08:57
“获得艺术贡献奖的是【详细】
2019-11-01 10:08:55
这是熊国安和他制作的窑变荷叶边金鱼薄胎碗(10月28日摄)。熊国安是江西景德镇传统薄胎瓷制作技艺传承人,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手工制作薄胎瓷,至今已与薄胎瓷打了47年交道。薄胎瓷的精华在利【详细】
2019-11-01 10:08:55
第二届山东省杂技魔术研修班现场本报驻山东记者苏锐文/图10月29日,第二届山东省杂技魔术研修班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50多名青年魔术人才参加。山东省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孟【详细】
2019-11-01 10:08:51
10月26日至30日,2019第四届中国【详细】
2019-11-01 10:08:51
10月24日,锦绣中华【详细】
2019-10-31 10:55:05
10月23日,游客在夏布绣博物馆内欣赏张小红的刺绣作品。素雅的“纸面”上,晕染着简淡空疏的笔墨,渲染出苍秀简逸的山石……今年61岁的张小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的代表性传承人。2002【详细】
2019-10-31 10:55:02
非遗节上再现传统羌族婚礼张金智摄3000多位市民现场观看第七届非遗节开幕盛况 张全能摄王雪娟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成就了一次难忘的非遗之旅。10月1【详细】
2019-10-31 10:55:02
汉画像陶瓷大盘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肖永杰制作兰芳艺术设计要从民族文化的根源上寻找灵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汉代出现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无疑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宝库之一。【详细】
2019-10-31 10:54:59
李树峰影像与时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摄影,本身就是时空控制和转换的技术,而影像价值最终会留给时间来积淀和决定。所谓时间,是人类关于运动和变化的记忆;所谓记忆,是时间运动中的人与事件【详细】
2019-10-31 10:54:59
关于中国文化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