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杨岚)“卓然,我们现在在给你收拾行李,这几本书要怎么处理?”7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宿舍内,几位教师与哲学院毕业生王卓然正在进行视频通话,向他直播毕业“寄”全过程。
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学生返校工作因北京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而按下了暂停键,为解决因疫情未能返校的毕业生行李安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师生员工一齐上阵,为近8000名2020届毕业生提供暖心行李寄送、寄存服务,用心用情打造最美毕业“寄”。
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2020届毕业生行李打包及寄送、寄存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来到打包现场和学生视频连线,并表示:“学校一定会尽所能用心帮学生收拾宿舍,请同学们放心,等疫情结束,记得回学校看看。”
近一个月以来,全校教职员工,纷纷化身“主播”和“搬运工”,从知名教授到青年教师,从机关干部到后勤职工,从教师辅导员到学生志愿者全程与学生视频连线,一手举着手机,一手整理衣物,在学生的“导航”下,一件件物品精准“定位”。
截至7月15日上午9时,共代理或协助4115名毕业生同学打包行李近5万件,后勤集团及各学院暂存行李1.8万件。全校62.1%毕业生的行李打包工作已经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介绍,此次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寄“在工作思路上坚持1个原则,即本人自愿的原则;把握2个关键,即加强人文关怀、做到“一人一策”这两个关键点;注意3个细节,即流程规范、确保安全、保护隐私。各部门、各学院协同发力、高效联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想法,切实做到“一人一策”“一对一”沟通解决。
应用经济学院在每次开展行李打包服务前,均会提前与毕业生进行电话沟通,制定个人行李打包方案。社会与人口学院安排专人与京东快递进行洽谈达成合作,专项采购了封箱器、胶带、直播架、手套等器具,制订了“专人沟通+行李打包+运送寄出”的全流程工作方案。
“对于工作团队的保障、学生隐私物品处理等方面,各学院从小处、细处着手,从整理物品清单到行李打包,全程工作走心入心、细致入微,才能让学生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困扰,多一份安心、少一丝忧虑,充分感受到学校和学院的关爱。”朱信凯说。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