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不断加深,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一个缩影。从“要素相加”走向“融为一体”,从消费端走向生产端,到逐渐覆盖整个电影产业链条,互联网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11月20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互联网之夜”活动在福建厦门举行。作为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唯一一场以互联网和电影为主题的活动,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的变化、机遇和挑战进行交流探讨,为新时代影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拥抱互联网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发展历程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进程中,数字文化的发展机遇,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政策扶持,都在助推互联网与电影产业融合。两者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影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推动了电影产业链的变革。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吴曼芳表示,以前业内人士喜欢将互联网影视公司和传统影视公司进行对比,其实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电影一定要拥抱互联网。“我们要知道受众的喜好和需求。电影不仅是艺术作品,还是文化产品,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强调互联网对于电影行业的工具属性。”吴曼芳表示。
“从一家互联网社交产品公司逐渐发展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文化’公司,我们看到科技对文化的巨大促进作用,也看到优秀文化作品给社会带来的意义和价值。互联网是各行各业包括影视行业的加速器。希望行业从业者以及专家学者能共同努力,畅想互联网新技术将为电影产业带来哪些新可能。”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如是说。
互联网拓展电影的生命周期
腾讯、猫眼娱乐共同出品的《“从相加到相融”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