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创  
冰雪奇缘
2019-11-23 15:18:54  来源:中国文化新闻网  作者:  分享:

《冰雪蓝皮书: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日前对外发布。《蓝皮书》主编、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介绍,2018-2019年雪季是自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的第四个雪季。4年间,中国滑雪产业保持了强劲、有力、相对健康的发展态势。同世界滑雪传统大国相比,我国雪场数量增长较快,滑雪运动参与人次显著增加,滑雪场设备设施、滑雪装备呈现出国产化的趋势,滑雪培训、滑雪赛事产业逐步形成规模。

旱雪场地发展势头强劲

滑雪场与滑雪者是整个滑雪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两极。《蓝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滑雪场742家,相比2017年新增39家(含室内滑雪馆),增幅5.55%。

伍斌解释说,2000年,中国雪场数量迎来第一个增长高峰,增长率高达150%;到2015年,达到21世纪以来第二个增长高峰,增速达23.48%。2015年至今,滑雪场数量增速减缓,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计28个省(区、市)分布有滑雪场。其中黑龙江2018年虽无新增雪场,仍以124家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省以65家位于全国第二。新疆与河北分别以60家和59家位于第三和第四。截至2019年初,全国范围内海南、上海及西藏等省份及港澳台地区尚未建成滑雪场馆设施。

从室内滑雪场来看,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室内滑雪场26家,其中新增5家,增速23.81%,同全国滑雪场5.55%的增速比,室内滑雪场增速依旧呈较高发展速度。目前全国有13家室内滑雪场项目处于在建状态。

2018年,旱雪场地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滑雪场馆领域新兴增长极。中国旱雪场目前使用的旱雪毯以金针菇式为主。截至2018年底,国内旱雪场总数已超过30家。

滑雪模拟器市场同样呈现速度增长态势。截至2018年底,全国滑雪模拟器场馆已达62家,投入使用的各类滑雪模拟器达到145台。

一次性体验者仍占主流

《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总滑雪人次为2113万,其中滑雪场所产生的滑雪人次为1970万,旱雪场地产生的滑雪人数为85万,滑雪模拟器产生的滑雪人次为58万。

2014-2018年,我国滑雪场数量、滑雪者人数及滑雪人次均呈现增长趋势。而2017-2018年,除滑雪者人数增长率有所扩大外,滑雪场与滑雪人次增长率均呈收窄趋势。2018年滑雪者人数约为1320万,其中一次性体验者人数占比75.38%,与2017年的75.2%基本持平。

从滑雪人口渗透率来看,我国仍与其他传统滑雪大国存在巨大差异,从滑雪人口年均滑雪次数来看,2018年,奥地利滑雪人口平均滑雪次数高达6次,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我国滑雪场人均滑雪次数由1.45次上升为1.49次。“可见,我国滑雪仍处于普及阶段,一次性体验者仍占主流。”伍斌说。

从滑雪参与者的性别看,男性以64.33%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消费者年龄方面,20~40岁的青壮年比例高达79.30%,50岁以上用户市场有待开发。

出境滑雪者特征方面,众信旅游提供的报告显示:出境滑雪产品的天数为6~8天,人均客单价在8000~12000元的产品最受欢迎。出境游客群年龄在25~40岁,男女比例为6:4。出境游滑雪目的地以日本为主,超过65%。日本主要集中在北海道、长野及东北方向三大目的地。其他目的地包括欧洲与美洲各大滑雪度假区。欧洲以法国三峡谷为主,其次是瑞士、奥地利。

大众性滑雪娱乐休闲赛事增速明显

滑雪赛事是滑雪产业发展的活力源泉。伍斌介绍,2018-2019年雪季,国内共举办专业滑雪赛事251场(次),同比增长42.61%。其中,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等雪上项目赛事共192场(次),同比增长32%,雪地足球、雪地马拉松、雪上自行车等各类滑雪娱乐休闲赛事59场(次),同比增长90.32%。

受滑雪场分布影响,滑雪赛事分布于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三地区占比为95.62%。其中,华北地区以113场(次)、45.02%的占比居全国首位,华南地区仍未有相关滑雪赛事举办。伍斌表示,随着南方地区室内滑雪馆、旱雪场馆的建设及模拟滑雪器的推广,滑雪赛事数量及质量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除专业竞技滑雪赛事参与者外,2018年滑雪赛事组织与参与主体日益多样化。当年,我国共举办41项青少年滑雪赛事,占所有专业滑雪赛事比重的16.33%,青少年成为参与滑雪赛事的主要力量。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2019. 中国文化新闻网 www.zgwh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zgwhnews.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